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建议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建议

ID:47149877

大小:45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3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建议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建议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建议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建议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了解两条直线相交(包括垂直)关系的过程。2、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有一个交点;了解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含义,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学建议:◆两条直线相交1、出示小棒图,提出:两根小棒相交可以看作什么?如果学生说可以看作两条线段相交,教师引导:如果小棒向两端无限延伸呢?使学生了解:2根小棒相交可以看作两条直线相交。2、让学生观察竹篱笆和十字路口图,说一说哪些可以看作两条直线相交。3、参照上面三幅图,教师画出两条直线相交的几何图,并介绍

2、交点。然后提出“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只有一个交点。在三幅相交图上分别标出1、2、3、4四个角。4、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成的角,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想法的机会。5、提出兔博士的要求,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下,验证自己的想法。◆认识垂线1、结合学生测量第③幅图的结果,教师介绍“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以及垂线和垂足的概念。2、让学生举出教室里、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和事物。◆点到直线的距离1、出示例1的几何图,让学生先指出从A点到直线的4条线段中哪条是垂线,再估计一下:4条线段中哪条线段最短?2、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图上每条线段的长度,并把测量的结

3、果填在课本上。3、让学生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得出:4条线段中,AC最短。教师总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然后介绍:点到直线的距离。◆练一练第1题,先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验证。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画出路线。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白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2、能探索分析解决求平均数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问题,并尝试解释方法的合

4、理性。3、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经历整理描述读书人数和用计算器估算读书字数的过程,获得估算的活动经验。4、在用平均数和统计图分析、描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第一学段经历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一方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单元最后安排了“读书调查”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平均数”

5、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统计量,《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量之间差别的一般比较。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年龄等等。所以本单元把平均数贯穿在每一课的数学活动中。“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借助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的特点,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本单元共

6、安排5课时。具体内容安排如下: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第1课时认识平均数1.例1,操作活动。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2.例2,比较两组同学投球比赛成绩。3.例3,亮亮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的个数。第2课时计算平均数例4,两支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比较。第3课时1格表示1个、2个单元统计图,多种方式求平均数例5,三(2)班手机废旧电池统计图。第4课时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统计图例6,阅览室读书人数统计图。第5课时综合与实践本班同学读书统计,自己一学期读书字数估算。第1课时(教科书85页、86页),认识平均数。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给出五个笔筒,分别有3支、4支、2支、5支、1支铅笔。提出:

7、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支数同样多,可以怎样做?兔博士提问:每个笔筒放几支?例1的目的是利用学生“同样多”的操作经验,使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和平均数的意义。例2,设计了“四(1)班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的事例,给出第一、第二两组同学的名单和每个人投中的个数记录。其中,一组有4名同学,二组有5名同学。兔博士提出:哪组的成绩好?引出学生的讨论。教材呈现了学生讨论“怎样比较合理”的情境以及各种意见。由亮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