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48617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鼻内镜手术中上颌窦自然口处理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鼻内镜手术中上颌窦自然口处理的探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的处理方式。方法:对166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鼻内镜下手术的分析。结果:16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治愈率90.4%,好转率&4%,无效1.2%。结论:利用本方法在鼻内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口治疗慢性上颌窦炎,效果良好。关键词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口探讨慢性上颌窦炎在慢性鼻窦炎中占比例较高。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功能性鼻窦手术是上颌窦炎手术的主导方式。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上颌窦口的处理。通过对2007年6月〜2011年10月166例慢性
2、上颌窦炎患者鼻内镜下自然口的处理,对慢性上颌窦炎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66例,男96例,女70例,年龄15〜68岁,病程6个月〜18年,均有鼻塞、头疼、流脓涕等。手术方法:166例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用1%地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对钩突、鼻丘局部浸润麻醉。于钩突前缘用镰状刀切开,分离黏膜,取出钩突骨片,钩突尾端要祛除彻底。注意镰状刀尖应与眶内侧壁平行,以免损伤纸样板。如果筛窦有炎症,可开放筛窦。以弯曲吸引器头探明上颌窦自然口,并进入上颌
3、窦腔,清除窦腔内积脓或积液;用吸引器头压迫后囱,可扩大部分骨性自然口;下鼻甲骨折外移。如窦口有息肉组织,应充分扩大骨性窦口。如为霉菌性上颌窦炎,可行下鼻道开窗,彻底清理上颌窦腔。如有鼻中隔偏曲,应予矫正。如有中、下鼻甲肥大,给予部分切除。术毕,用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填压。术后处理:术后应用抗生素3天,48〜72小时抽出鼻腔填塞物。换药1天后,用吸引器清理窦腔分泌物。1周后再次清理窦腔分泌物。术后1个月再清理窦腔1次即可。换药后每天用曲安奈德鼻喷剂喷鼻,应用3〜4周。结果166例患者,痊愈150例(90
4、.4%),好转14例(8.4%),无效2例(1.2%)。无鼻腔其他等并发症。讨论慢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目前均在鼻内镜下手术。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是将传统根治性大部或全部刮除窦内黏膜的破坏性手术,变为根据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以达到依靠鼻腔、鼻窦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治愈鼻窦炎和鼻息肉,并防止病变复发的目的[1]。在内镜鼻窦手术中,上颌窦自然骨性口通常扩大1X1.5,破坏黏膜
5、较多。有研究报道,由于术后窦口周围黏膜水肿、瘢痕增生,导致开窗口狭窄、闭锁,病变复发;且由于窦口黏膜破坏较多,增生黏膜缺少纤毛,导致排泄障碍。为了解决此矛盾,需要骨性窦口开的更大,那么黏膜破坏更多,对生理功能影响更大。本手术中,彻底切除钩突尾端,下鼻甲骨折外移,解除了窦口的机械挤压;压迫后囱,可扩大部分骨性自然口;利用曲安奈德鼻喷剂喷鼻,减轻黏膜水肿,促进黏膜生理功能的恢复,达到依靠鼻腔、鼻窦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治愈鼻窦炎。如窦口有息肉组织,还应充分扩大骨性窦口。如为霉菌性上颌窦炎,可行下鼻道开窗,彻底
6、清理上颌窦腔。此手术方式,创伤小,黏膜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复查次数少,患者痛苦少,术后效果好。与大家共商榷。参考文献1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