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10096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大学生就业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前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495万毕业生中145万待业;2008年559万毕业生中173万待业;2009年611万毕业生中196万待业;2010年631万毕业生中175万待业,而2011年又有660万大学生毕业,这就意味着2011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至少达到835万。据测算,2011年,全年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5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
2、且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本综述选取了5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期刊,重点讨论毕业后就业问题。5篇文章选取的角度也不一样,通过多角度的了解使我们在面对毕业后就业问题时能更好的应对。就业问题说白了就是就业市场供与求的问题,现如今就业难既有市场饱和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二、主题1.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建议》认为成因主要有4个方面:市场就业环境:1、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结构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剧。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条投资和出口拉动的路子,投资主要
3、投向了就业密度低的行业,而出口则主要是以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其吸纳劳动力以教育层次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纳有限。因此,在这种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拉动作用有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症结,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我国经济结构对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造成的。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高校方面: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2、高等教育定位不当,“攀高”倾向严重,导致培养的学生既不是实用型人才,也够不上研究
4、型人才。3、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充分。用人单位方面: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剥离冗员。大学毕业生自身方面:1、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就业观念更新滞后,期望值偏高,与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之间形成矛盾。2、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升之间出
5、现矛盾。3、大学毕业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强。而《浅谈如何应对新形式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挑战》中认为成因有3个: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化提供的工资之问存在匹配上的困难。三是大部分大学牛仍末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根据现有经济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在《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认为有3个原因:1.教学与需求脱节,大学生就业不能适销对路2.高校教学资源短缺,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3.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弱,影响大学生就业能
6、力的培养2.解决对策一:高校方面这几篇文献中基本上都提到提高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对策。首先先看《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国内外教育界普遍认同,具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对于高等院校毕业生而言,不但能够帮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心仪的工作,同时可为其今后良好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要从人才培养计划、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能力的锻炼、综合素质的培养、客观现实的自身评价、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等方面展开。产学合作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改善高校教育资源2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更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3通
7、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就业4产学合作教育有利于实现“零距离”就业其次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建议》高校应加大学科和专业调整力度,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人才需求导向型转变。同时,要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头等大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三到位”,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增加就业指导课程时数,加强创业教育与服务力度,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第三《浅谈如何应对新形式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挑战》(一)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发
8、展理念,加快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体制的改革。1.落实体制.落实责任.落实措施2.集中精力重点发展优势学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3.建设硅谷,与企业之间建立特殊联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