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36886
大小: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的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人众化进程的加快,人学生的就业取A出现了新的特点,调查研究新吋期大学生就业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就,掌握其动向,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呩问题,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取向、就业态度目前,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昔日人们印象中的大学生也早已不是盘旋在捂桐树上的金凤胤。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学生不能适方而用,甚至成为“闲才”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直线增K速度超过了社会提供的较为“理想”的工
2、作岗位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的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方面“高不成、低不就”,许多大学生把自己定位于白领阶层、政府官员,有很多学生非外资企业、国有大企业不去。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陷入选择性失业的怪圈。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冇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求职,大学生受各个方而的影响显而易见。0前影响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冇个人因素、高校、政府等各方面。本文从劳
3、动力市场分割、经济发展模式、大学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等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原因。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四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忽视了0己的能力和兴趣,不能理性地做出客观选择,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是不能明确自己的方而与此同吋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冇如此大的堉加,使得就业难问题H益門显。一、大学生就业取向的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疵帕格(Rosenberg,I960)对全美国的大孕生进行了职业价值观的调杳与研究,得出结论为:大学生都会高估U己的预期收入,预期收入会受家庭背景、性别、学
4、校专业、成绩、就业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影响:H木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方面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大阪大学的学者屮田信男(1971)对H本国立大学的学员进行了“大学生所希望的职业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调奔与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一般都向往规模大,效益好的大公司,从职业选择来看,fi本青年都喜欢专业性强的工作。n本的广播协会属下的广播舆论调查所在1973年也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调查了1500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的职业观。同内研究:凌文轾、宋辉等人(1999、1994)通过对大学生择业意向的调S,也发现考虑职业的经济报酬收
5、入排在择业动机的首选标准。阴国恩等(2000)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认为“充分发挥能力”、“职业屮的自主程度”是大学生择业时的主要标准。王明丽等(2000)认为80年代大学生择业具有“社会价值”取向不同,当代大学生拥有以“实用”为标尺的0我发展的职业取向。夏成云等(2001)对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心理、从众心理、懈怠、悲观心理、侥幸心理、犹豫心理等。龙燕梅(2003)认为可以关注择业效能信息源,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的预期,这会提高个体成功完成择业任务的水平。周家华、王金风(2004)对大
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认为当前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特点主耍宥以卜*特点:择业热情高涨、对未来充满憧憬、乐于接受竞争、崇尚双向选择、心理容易受到打击、保守和风险意识并寸、机会和实惠心理并重。欧阳霞、李德平等人(2004)认为毕业生消极择业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和关知识和能力欠缺、缺乏竞争意识、心理状态差、思想压力大、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等。冇的学者从大五人格的角度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中主耍存在的是人格问题:外倾性不够,缺乏人际沟通和社会信息的收集能力;责任感严重缺乏,想的只是待遇和条件;
7、适应性不够,与新的组织内的人员几乎没有联系;情绪控制不良,爱发低级牢骚;开放性不够,不愿意也不善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1]二、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取向趋势特点1.就业方向过于集中。约43.3%的同学选择沿海开放城市,26.7%的人选择中小城市,16.7%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例如河南,几千大学生、研究生争取几个公务员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暂且不说大学生们的功利心,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好的待遇,工作,福利,高的工资都是自己所期盼的。在有的好公司的招聘现场,六七百人排成一条长龙站在烈H下暴晒,只为竞争那几个名额的场景,比河南的几
8、百万高考生竞争压力还大。王妙真(2009)的研究中提出当人学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人众化教育的吋候,不少大学生并没有顺应社会变化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没有把接受大学教育看成是一个现代社会劳动者必备的条件之一,没冇把H己定位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社会劳动者,一味向往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肓目追求高薪职业[2]。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