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渐进决策理论》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渐进决策理论》读书笔记一、渐进决策模式的理论概述(一)渐进决策模式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决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行为受到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林德布洛姆的决策模式尚未出现之前,其最具影响力的则是理想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是既定的,其目标和价值也是明确的,并且通常有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经过逐一选择和比较之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择最优决策。从理论看,最优决策并不是不可行的,但是受到社会环境以及时间和费用的限制,加之问题的不确定性,使得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偏差,在理性决策模式下的问题遭遇障碍而
2、得不到解决。因此该理论模式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批评。其中最突出的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问题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必须要决策者能够明确问题进而上升到政策议程。(2)由于决策者受价值观不同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该决策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比如在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3)政策在分析与制定的过程中会出现若干个变量,而决策者的考虑却只有几个,不具有广泛性。为了跳出理性决策模式的框架,弥补传统理性决策的不足,1953年,他在《政府、经济和福利》一书中提到要用“渐进主义”,并且意识到政策的制
3、定需要从知识的能力和社会的状况这两个层面来考虑。1959年,林德布洛姆在《“渐进调适”的科学》一文中,进一步的批评了全面理性模式,并且将他阐述的“渐进调适”模式与之加以比较,更直观的表达了其渐进调适模式较实际、较科学、较妥当。1963年,在《决策的策略》一书中对他的渐进决策模式有了更为系统的表述,并将其政策分析模型称为“断续的渐进主义”,至此渐进决策模式基本形成。(二)渐进决策模式的基本内容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是针对传统理性决策的这些弊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决策者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按部就班原则,渐进决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决策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第二
4、,从量变到质变的原则,从微观到宏观,通过走一步看一步,逐步实现达成目标的过程。第三,稳中求变原则,即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逐渐积累,实现小变化到大的质变。他认为,政策的制定既是科学的过程,也是社会互动的过程,由于多重主体的参与和制衡,政府的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从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2]。渐进决策模式的核心内容以及优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渐进决策不依赖于理论所遵循的原则,而是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其次,渐进决策理论考虑到了决策者将会受到社会环境、时间以及信息资源的限制;最后,渐进决策模式是可以被预测和控制的
5、,在对问题认识模糊,且无法清晰界定时,可以通过“渐进式”,寻求“最满意”的决策。5(三)渐进决策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的出现,无疑是西方行政史决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渐进决策理论的优点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渐进决策理论比较切合政策实际,承认政策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将受到时间、信息和其他资源的制约;其次,渐进式的决策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预测和容易控制,不会造成大起大落;再次,在短时期内无法清晰地界定问题时,渐进式的决策通过不断尝试,寻求到“最满意”的决策;最后,渐进决策的周期一般较长,决策者有充足的时间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合适的改革对
6、策。但是,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一样,渐进决策理论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渐进决策模式排斥了其他决策模式,把自己夸大为普遍适用的模式;其次,渐进决策模式安于现状和忽视社会变革尤其是革命,倾向保守主义,必须要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够实行。在社会不稳定的情况下采用渐进决策,反而会阻碍变革的进程。;最后,渐进决策模式不适合长期的、重大的战略性决策。二、渐进决策模式在中国改革中的运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渐进式改革就是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在中国中的运用。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就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是由部分到整体,由浅到深逐步推进
7、的。(一)我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中国选择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而不是“休克疗法”式的激进式改革,原因如下:1.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华民族的“中庸之道”。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应该忽视渐进式改革道路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华民族刚走出十年浩劫,百废待兴,人们经不起再一次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中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急需政府加快经济发展,解救身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这时,需要一种改革能够及时、持续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且只有渐进式改革能满足当时中国的需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