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39991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析专业与就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专业与就业农林经济管理袁浩茹16109134第一次听说农林经济管理这个专业,还是在高考分数出来前的南京高招会上,当时便听说南农的这一专业的排名在全国是第一的位置,当时的我只是觉得“农林经济管理”很符合农校的特色,没有想到不过短短几个月后,它成了我人学的选修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齐级政府部门、齐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学校给我们
2、设定的专业培养方案。虽然专业的名称中有“经济”二字,但实际上我们毕业时拿的是管理学学士证书,“经济管理”侧重在“管理”二字上。经过人一、人二这一个半学期的学习,除了一门世界农业外,好像我们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和经济有关的。和经济有关的课程设置,毕业后的管理学学丄证书,以及很特别又很突出的“农林”二字,这些加总起来,让我对于自己的所学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以后的工作方向和性质是什么都感到十分的困惑,问了很多高一届的同学,大家也都似乎不是那么明确,有的说毕业以斤去银行,有的说去考公务员,有的说去当村官……上网查了一点资料后发现,曾经作为农业院校与财经院校核心专业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
3、近儿年的经济市场化的冲击下,人多已经悄悄更名为“经济管理学科”或“经济贸易学科”等。不仅仅是在名称上的“添砖加瓦、偷梁换柱”,很多学校的农经专业人学生,陷于专业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学历教育与个人发展定位冲突的多重矛盾当屮,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专业认同感不强、淡化专业学习,以至于出现学习日标与个人发展定位“去农化”,严重背离了农经专业学科的初衷。看來不仅仅是我有这种不知道口己的专业的方向和未来在哪里的困惑,很多农经专业的本科生也都有和我一样的迷茫。人学本科教育中有两种专业指导模式,一为“宽”模式,即“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二为“专”模式,即“明确专业方向、注重专业技能
4、”。调查显示,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专业模式的认同与所在年级有一定的关系。大一、大二学生赞同“宽”模式的居多,分别为58.00%、51.72%,到大三时情况发生变化,认同“专”模式的学生占了主体,达到78.57%,而到人四后,虽人多学生仍认同“专”模式,但与大三时和比认同感有所下降。不论选择哪种专业模式,人学都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等,但因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各课程的觅视程度会有所差异。调查显示:农经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对课程重要的认识由高到低扌IF•序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学生对专业课重视程度最高,高达51.72%,大一
5、与大三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虽不及人二学生,但也均高于其他课程,对于人四学生则相反,其仅有28.57%的认为专业课最重要,大多数学生转而对专业基础课与公共课更加重视。从不同年级来看,农经专业学生对专业的不满意程度随年级的升高呈现“n”型趋势,大一最低,不满意者为50.00%,大三时达到顶峰,不满意者高达86.67%,到大四时虽有所降低但仍有66.67%的学生不满意。总体看来,农经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偏低。这样的调查结果和我们农经本科生对自己专业模式的认知如出一辙。我们之所以会对自己当初选择的专业如此不满意,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来自于整体市场导向的,虽然近几年的国家政策一直向“三
6、农”倾斜,但是我们往往感觉到口己处于一个不伦不类的境地,学习很多经济类的专业课,却不属于经济类毕业生,而作为管理类毕业生,往往也没有物流管理一类的毕业生吃香,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不知道我们其实是可以从事管理类工作的。农经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基层部门、政府部门培养从事农业经营管理、山场营销、农村金融财会、农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近儿年来一方面由于扩招,农经专业学生猛增,造成供给增多;另一方而,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农经部门合并,人员编制缩减,造成需求下降,并最终导致农经类毕业生供人于求的局面。除供求关系外“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就业障碍”、“就业焦点”和“就
7、业信息与就业指导”等5方面的因素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就我个人而言,从小一直生活在城市,对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本身就不是很了解,虽然现在选择了农经这个专业,但是如果你问我以后去农村就业的可能性,我估计那是非常小的;而对于来自农村地区的本科生来说,好不容易完成了“鲤鱼跃龙门”,在毕业以后,好不容易來到大城市的他们口然也是不愿意冋到农村去的,这种“勤学苦读,跳出农门”思想在來口农村的学生中己根深蒂固。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比农村高,医疗一卫生条件比农村好,同时接受新信息、新技术的速度要比农村快,这种现实的差距让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