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59841
大小:7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奥曲肽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奥曲肽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比较[关键词]奥曲肽;给药途径;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055-02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
2、=
3、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饮酒量和高脂饮食的增加,胰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快,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已成为严
4、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是我国临床工作的难点和实验研究的热点。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可以通过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而发挥作用,是现有公认治疗胰腺炎的重要药物,其既可皮下注射也可静脉滴注给药。本研究旨在比较奥曲肽皮下注射及静脉持续泵入两种给药途径治疗SAP的疗效差异。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消化内科2000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2例SAP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19〜81岁,平均46岁。SAP诊断标准符合2003年12月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并排除①肝病患
5、者;②糖尿病患者;③合并器质性肾病及细菌感染的患者。42例SAP患者按给药途径随机分为2组:奥曲肽皮下注射组24例,奥曲肽静脉持续泵入组18例。两组在年龄、病因、症状轻重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无差异。1.2疗效标准及评价疗效标准:①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休克等症状基本消失;②腹肌紧张、上腹压痛或反跳痛消失;③肠麻痹消失;④血淀粉酶、肝功及血常规恢复正常。5d内同时达到上述4项者为痊愈;5〜8d达到上述4项者为有效;8d仍未达到者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o1.3治疗方法24例患者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每
6、6h1次。18例患者奥曲肽0mg静脉注射后,再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25pg/h。所有患者均用乌司他丁抗胰酶治疗,同时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等。1.4观察项目及指标①腹痛消失天数,恶心、呕吐消失天数,上腹压痛缓解天数,腹肌紧张天数,反跳痛天数,体温恢复正常天数,肠麻痹消失及恢复饮食天数;②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死亡率,总有效率。1.5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配对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两组以上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2结果2.1两组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奥曲肽静脉持
7、续泵入组的腹痛天数、恶心呕吐天数、腹肌紧张天数、上腹压痛天数、体温恢复正常天数、肠功能恢复并开始饮食天数均明显短于奥曲肽皮下注射组(P0.05b2.3疗效曲肽静脉持续泵入组中痊愈16例,无效2例(其中1例死亡,1例因腹痛、肠麻痹及血淀粉酶在7d后无明显改善而转入外科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奥曲肽皮下注射组中痊愈20例,无效4例(其中1例死亡,2例治疗7d后转入外科治疗),总有效率为83.3%O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4不良反应SAP患者皮下注射或静脉泵入奥曲肽后未发生局部和胃肠道反应。3讨论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内部及
8、周边突然发病的坏死和炎症的病理过程,形态改变可从间质水肿及轻微组织坏死直至区域性坏死互相融合及出血。绝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是由胰酶的自身消化引起,而由微生物感染直接损害胰腺泡导致胰腺炎少见。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八肽,具有生长抑素类似的药理作用,与分布于全身的生长抑素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半衰期明显延长至80-160mino除了能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外,还具有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的作用,对胃肠道和胰腺的内外分泌都有明显抑制效果,生长抑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抑制胰腺分泌,减少胰酶含量,松弛Oddi括约肌
9、(SO),显著降低SO的基础压,保护胰腺泡细胞,刺激肝网状系统减轻内毒素血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减少并发症,促进胰腺修复和机化等。Baxtex等结扎胆总管造成大鼠急性胰腺炎,观察了生长抑素和其衍生物对胰腺炎的防治作用,不仅对胰腺组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而且24h生存率提高,腹水减少,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值下降。曲肽同天然生长抑素14肽相比,具有血浆半衰期长,作用强的特点,不仅可以静脉给药,而且还可皮下注射。药理学研究表明:奥曲肽以25~200pg静滴或50~400pg皮下注射给药后取血样研究其血代动力学特点,显示静脉给药平均最
10、大血药浓度分别为5.7-27.8ng/ml;t1/2a为9〜14min,t1/2p为72~98min,皮下注射后吸收较快,约0.5-1h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其血浆T1/2:90-120min,但血药浓度有波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