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74228
大小:252.8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0
《对现代大学精神文化的若干认识(北京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现代大学精神文化的若干认识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luxz@scnu.edu.cn13642625142一、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认识1、大学文化的界定大学文化是指大学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具体来说,大学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它是组织文化的个性化,是学校的软实力。华勒(1932):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一、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认识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三者密切联系。大学精神文化体系包括大学精神、理念、校训、校
2、风、学风、教风和管理作风等精神文化元素。价值层面的文化元素(大学精神、理念、校训)与实践层面的文化元素(校风、学风、教风和管理作风)。一、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认识2、大学精神文化形成的途径——自然嬗变:文化自然,北大“形”的“五没”与“神”(多元化、个性、不法常可等)。——主动建构:文化自觉,清华“形”“神”兼备与统一。从文化自然到文化自觉,体现了现代大学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1、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继承的发展与创新的发展。“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阿什比)当前大学精神文化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高校都珍视自己的历
3、史,但并不知道悠长的办学历史究竟为学校积淀下来哪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而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今天的高校办学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有什么作用,也就是如何转化为今天学校办学的文化资源。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一所高校的历史悠久并不必然带来文化的厚重,也未必就是学校的财富。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的关系。如果说任何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理念,但不是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精神。校训:从理念到精神的过程,即“理念—精神(文化传统)—新理念”。二是有些高校并不知道现代大学文化形成的路径在哪里。自然物的教育诠释:来自于木绵文化的启示。文化传统的现代诠释:来自于校训的启示。二、大学精
4、神文化的时代特征2、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即共存、认同、互补、融合。兼容并非同化,它是高校文化丰富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即文化创新。高校文化的主体与多元,一是在多元文化的兼容中丰富主体文化;二是为师生的文化选择提供了可能。克服文化的傲慢与偏见:“抱怨链”现象。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而言,学术文化的多元与兼容,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文化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它与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蔡元培主政的北京大学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兼容并包与和而不同的一致性。二、大学精神文
5、化的时代特征3、大学精神文化的整合性大学精神文化元素的内在联系是整合的基础。大学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的主线(如“学术自由”、“以生为本”等)。大学精神文化系统的构建:价值层面的文化元素与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的整合;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器物文化的整合;学院文化、学科文化、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整合。马赛克式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的风险:北大“五没”的余论。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4、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高校特色即文化特色,精神文化的个性标识比其他个性标识更具内涵、更为彰显。高校特色的意义:来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视角的认识。工具理性——生存战略:形成竞争力。
6、价值理性——发展战略:形成发展力。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高校特色的操作性解读:特色化:特色目标—特色。特色项目—特色。特点—特色。特色的可化与不可化。特色的共识性:脱口而出、众口一词、异口同声。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品牌的形成过程:特色目标——特色——品牌。这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特色化人”过程。品牌的公认度和影响力:从原创到普适。请批评指正!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