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ID:45960045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数学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通过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创新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思维境界、在质疑问题中训练创造性思维、寻找索材时机训练创新思维等四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创新;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对学生以后学习更抽象数学知识的奠基时期。在这个时期,要使学生充分享有学习的主动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个体主动认知的过程。然而,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呢?一、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而观察力是与事物的形象性密切相关的。形象性是人们接触事物中的第一感觉,小学数学教学自不例外。只有提供较多的具体申例,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其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例如:对立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教师手里拿着一个长方体教具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教师将学生举出的物体画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到虽

3、然这些物体的形态、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体。这时,学生只看到了长方体的表象,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观察长方体的本质特征,要他们从三个方面(面、棱、顶点)观察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样?有几个顶点?然后由学生报告观察结果,教师将这些数据分别列出来。据此,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这时已有许多学牛能够说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就是: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都有12条棱,相对棱的长度相等;都有8个顶点。教师在肯定了学生对长方体认识后,把几种长方体斜放在不同的位置,问学生是否还是长方体?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判断长方

4、体要看面、棱和顶点,与放置无关。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讲解过程,使学生易于接受,又发展了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适时、经常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研究,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这些创造思维的产生,都不同程度来源于教师设计的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果设计的问题不具有挑战性,就不能使学生产生创造性的欲望。三、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思维品质的一

5、个重要方面。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设计一些陷阱式的思维问题,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屮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问题正面学习完以后,仅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有的学生因用错了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而把题做错了,因此,应加强从反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当讲完某一数学知识后,我会故意设陷阱给学生,创设下列情境:一是使学生口欲言而不能,心欲求而不得;二是诱使学牛“上当”、“中计”,经过分析批判后才恍然大悟。这种方法对事物正确认识的程度是正面培养所达不到的。四、

6、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实行索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创新。因此在数学课上可以采用引导和训练学牛用逆向思维解题,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如:在讲解“有一筐苹果,甲取出一半乂1个,乙取出余下的一半乂1个,丙取出再余下的一半又1个,这时筐中只剩下1个苹果。问筐中原來共有多少个苹果?”此题如果从止面解题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由此可以这样引导:丙取之前共有多少个苹果呢?(4个)乙取之前冇多少个苹果呢?(10个)甲取之前冇多少个苹果呢?(22个)这即为筐中原来

7、总的苹果数。这样,既训练了逆向思维,又解决了数学问题,可谓一举两得。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数学思维的概括能力,是指能够从大量而复杂的数学材料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基本特征。数学思维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者仔细地研究探索,设计多方位的变式训练问题。例如: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当学生解完此题后,可变换加度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Z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变式1:要加工360个零件,每小时加工60个,求多少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变式2:有360元钱,鞋子60元一双,求一共可以买多少双。从

8、表面看,它们分别是行程、工程和买卖问题,而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能较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