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93124
大小:52.49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15
《第七章边疆和谐社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边疆和谐社会建设第一节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①在屮国历史上,曾有多种和谐社会的设想,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与传统社会相对应的静态和谐。无论是强调人与口然和谐的道家思想,还是强调以礼乐制度支持的人际和谐的儒家思想,都是如此。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启示。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那里,他设想的和谐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Z口”(《老了》八十章)。在这里,老了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消灭一切技术,消解一切文明对人性的侵害,将文
2、化所造就的人还原为没有任何印记的自然人。“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切断那些引起纷乱的社会交往关系,让人们像植物一样固守在口己的园地里。这种淳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画卷,固然是和谐社会的一类,但它更像是没有人活动的自然界。在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徳之世”、“建徳之国”、“至治之世”、“无何有Z乡”等等。在这类理想的和谐社会Z中,人的文化木性同样被充分地解构,剩下的只有人的口然本性。人生以冋归自然为主要目的,“民如野鹿”,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口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体。庄子将人融化在口然中,人的一切活动表现为典型的口然过程,并随着口然界的盲目发展而不留下任
3、何卬记,“行而无迹,事而无伟”(《天地》)。在这里,和谐的口然界,容许有万窍怒号的大风和和风,它们口吹自停、旋怒旋已,也会有气之聚散与物之生灭的自然代谢过程,但却没有君了、小人的分别,更不会有“尚贤”、“使能”的主体意识。在这种和谐Z中,我们能够找到的只有“物”的和谐,而人不过是“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宗师》)的造化人物,人与万物之间并无特异之处。这样,在道家主要代表那里,和谐社会是人与口然的统一,是人对口然的顺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红旗岀版社,2005年3刀第1版。他们主张天道口然,强调天的决定作用,反对人对口然的所作所为。他们强调人作为自然
4、界的一部分,而对人与自然的区别,对于人的自我意识则刻意剔除。因而在庄子那里,“有己”的意识是不和谐的根源,它容易导致人们区分是非、善恶,计较得失、苦乐、祸福,由此引起种种苦闷,它也是造就口身与环境对立的根源。这种取消口我意识与物融为一体的和谐,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真正的和谐应该是差异的多样性的统一。但道家思想资源屮的和谐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它首肯了消极意义上的人与口然的和谐,这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口然的关系,把大口然对人类报复减少到最低限度,为我们拥有一块坚实的土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我们可以吸取的思想资源主
5、要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等级秩序中,每个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对于社会整体和谐來说,孔子认为在财富分配方面,要力求做到“均”,即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而不是不同阶层的一律均等;各利益集团之间和谐相处,实现上下相安,而不是上下倾轧。在人与人Z间要求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诚信,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Z,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在儒者看来,人伦和谐并不涉及财富创造者的积极性,而只涉及财富占有者的分配关系问题。但是社会的
6、不和谐,往往起因于财富、权势、力量对比的悬殊,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成员以势挟贵对他人的生存境遇漠然视之的时候,更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因而孔子强调人际应该以仁心相感,仁的感通恰如各社会要素的和谐剂。在荀了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应的有并别的冋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苟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对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佚乐、或励劳”,而人们乂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因而,礼的规定以及人们对礼的认同,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这样
7、,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乐制度设计中。在这里,它虽然强调的是不同政治地位者的利益差界,但暗含了区分人们贡献差异的因素。尽管在礼的强制性规定下,它对人们贡献差异的看法往往是颠倒的,但它通过规定不同职位者的需求差异,引导了人们对礼乐制度的普遍认同。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之于当代社会的启示在于:按社会成员对社会贡献区分其报酬是必要的,社会成员对自己之于社会贡献程度的自觉估量,是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在科技、知识、管理、资金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