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3

ID:44722131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6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3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3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3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3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3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朗读课文3遍,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

2、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土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2.导语.《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样一则故事:王戎

3、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这是其一;结果很多,树枝营养供应不足,李子一定很苦,这是其二.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聪颖机智的性格.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三、正课1.朗读《咏雪》.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

4、把家人聚会在一起,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跟子侄辈谈诗论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3.探究质疑: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讨论并归纳: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4.探究质疑: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讨论并归纳:指子女,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5.探究质疑: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

5、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讨论并归纳: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6.探究质疑:“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喻而“笑乐”.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7.探究质疑: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相反的意见.(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

6、册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8.探究质疑: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或者你给雪来一个恰当的比喻.讨论并归纳:可自由发言.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像鹅毛漫天飞舞像蒲公英子四、小结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

7、一事的始末,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第二课时一、预习朗读《陈太丘与友期》3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导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谢道韫这个才女,这节课我们将再认识陈元方这个神童.三、正课1.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中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个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

8、七岁,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