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的法学【精品论文】

面对中国的法学【精品论文】

ID:44674204

大小:99.0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4

面对中国的法学【精品论文】_第1页
面对中国的法学【精品论文】_第2页
面对中国的法学【精品论文】_第3页
面对中国的法学【精品论文】_第4页
面对中国的法学【精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对中国的法学【精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面对中国的法学作者:小小小关键词:法律人/中国法治/屮国问题/社会变迁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2003年所发生的孙志刚事件和刘涌案的反思,指岀屮国的法律人必须重新在中国的环境中理解法律,在中国社会变迁的时空中來理解屮国的法律问题,要更多用屮国人自己的眼光和视角,审视包括法律人自身的一切。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來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毛泽东(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2003年是令屮国的法律人难忘的一年。令人难忘并不全在于法律人的光荣,也因为法律人的尴尬、困惑甚至羞辱。从

2、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奸淫幼女”司法批复引发的争论,(注:苏力:《司法解释、公共政策与最高法院》,《法学》2003年第8期;程实、丿寥万里、宋安明:《司法解释符合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人民法院报》2003年9月5H。又请看,陈兴良主编:《中国刑事司法解释检讨:以奸淫幼女司法解释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到春夏Z交“非典”疫情引发的关于信息公开、紧急状态和问责政府的讨论,从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宪”的讨论到年末的孙大午案件、李慧娟事件。(注:关于孙大午案件,可参看,万静波:《亿万富翁孙大午的梦和痛》,《

3、南方周末》2003年11刀70;关于李慧娟事件,可参看,谢远东:《是越权还是护法:种子官司的意外绽放》,《法制日报》2003年11月26日。)然而,最令法律人关注、凝聚了他们的激情、搅动他们的心潮的,无疑是上半年的孙志刚事件和年底的刘涌案提审。事件已经过去,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留下的炽热的文字已经蒙上灰色。我却在此重提这两个事件,不是重复,只是为了面对中国的法学。一、孙志刚事件和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无疑,作为一个缩影,孙志刚事件(注:孙志刚事件被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曝光后,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方面的

4、全面关注。5刀16日,依据《立法法》的笫88条第2款和笫90条笫2款的规定,“三I■専士上书”(俞江、滕彪、许志永)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以民间形式启动了耍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违宪审查权的程序。5月23日,五位学者(贺卫方、盛洪、沈冯、箫瀚、何海波),以中国公民的名义,联名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成立专门的调杳委员会,对下列两个重大事项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关国家机关调查处理孙志刚案的详细过程和结论;收容遣送制度的实施状况和可能的制度改革。6月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

5、理了孙志刚案,12名罪犯被依法严惩;其他6名渎职犯罪人员也于同日由广州市天河区和口云区人民法院分别作出一审有期徒刑判决。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宣布,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引发的制度变革反映了当代屮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经济的、社会的和法律的。法律人在这一刻也似乎触到了他们的辉煌。他们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特别是表现出了对制度建设、特别是宪政建设的

6、关切,(注:无论是“三博士”还是“五学者”事后都认为,他们的木意是借此来推动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并为未能实现这一目标表示某种惋惜。但关于违宪审查制度,两封上书的关注不同,前者希累依据《立法法》,曲全国人大來行使;而后者似乎不希望这个权力因此先例而落在全国人大手小,更希望未来形成司法审查。这一点区别是法律界外人士不大容易看到的,也因此可以看出学界的判断和利益。)注意到了推进法治的法律技能和政治策略。但也正是在后而这一点上,我也同时发现了转型时期屮国法律人的一些问题。因此我说“似乎”。其实这是两件事,尽管有关联。孙志刚

7、事件木來是一个严格的法律问题。这个问题的发生并不在于收容遣送制度,而是由于缺少起码的检查和监督,以致位于这个制度内的一些“坏人”干了一些这一制度并不允许的恶行。收容遣送制度哪怕有一千个罪过,它也从來没有支持或默许以这个制度的名义打人并打死人,也没有谁能以收容遣送制度为名逃避罪责。后来情况的发展也表明,收容遣送制度并没冇构成追究孙志刚事件肇事者并惩罚他们的法律障碍(肇事者被判刑是在6月9日,正式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则是在8月1日)。因此,以收容遣送制度作为孙志刚的死因不能成立。这不是说与收容遣送无关;有关,孙志刚就是因为

8、收容遣送而被送到收容站的;但这最多也只是一个比较遥远的原因,而并非司法认可的法律上的“最近因”(proximatecause)o因此,从法理上看,孙志刚之死本身并不证明这个制度必须废除。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在学校死亡,无论是自杀(受了老师的羞辱)还是他杀(被同学打死了)。尽管在一定的意义上,学校与这一死亡有某种关系,甚至学校领导也可能要一一根据情况一一承担某种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