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46206
大小:8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4
《第二部分专业剖析的内容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部分专业剖析的内容和方法一、专业剖析的内容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1)标准①专业设置与调整依据: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每年进行区域和行业专门人才需求和预期职业岗位要求的调查分析(包括人才数量和质量规格的要求)。②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设置要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服务面向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或行业企业要求(订单教育),实事求是地调整专业方向或动态优化专业内涵。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为进
2、入职业领域作准备的高等职业教育应为学习者工作能力强、愉快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诸方面提供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同时为初次就业提供充分的针对性的职业准备。③专业名称科学、规范:尽可能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相符合,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业务范围的文字表述要准确。目前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等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专业,要强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
3、产业发展需要的智力技能型人才。⑤毕业生质量标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建立双证书制的情况:依据专业调研结果,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结构分别用文字表述清楚,必须有与培养目标定位相一致的规格程度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职业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符合社会需要(本校确定的恰当的人才目标市场)、学生需要和国家的规定。明确对毕业生取得“双证书”、“多证书”的要求。(2)说明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即印证第一符合度。这是专业剖析中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分析。要求在充分进行社会和行业对高职专业人才需
4、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论证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专业名称科学规范,专业口径宽窄适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有明确的职业面向,培养规格表述清楚,并与目标定位一致,可操作性强。鼓励订单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同时要求用人单位直接参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保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社会需求要求及就业要求。用详实的、动态的调研报告,支持第一符合度的可信性。特别关注专业设置调研:调研报告、跟踪调查报告(专业设置数量、质量要求、跟踪、动态调查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制定调查提纲、调查规划、调查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写出调查分析报告等。(3)支
5、撑材料(见第三部分二・4)2.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1)标准①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思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按照突岀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②理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
6、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阐明理论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组成部分(知识模块或重要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及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职业技术领域(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对课程的整合、设置的新课程以及改革形成的系列课程,应作必要的阐述。开设较多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年学生实际选修课>5n且》150学时(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课》2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③实践教学体系:要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比
7、重,三年制专业一般不低于40%,二年制专业一般不低于30%。要阐述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例如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及具体教学环节主要内容;论述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得出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的结论。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应突出产学结合特色,能很好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并尽可能考虑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