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说略

框架理论说略

ID:44253747

大小: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框架理论说略_第1页
框架理论说略_第2页
框架理论说略_第3页
框架理论说略_第4页
框架理论说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框架理论说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縫多理论“孙启耀张建丽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1.引言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框架是贮存在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结构,或“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沈家煜1999),是思考过程中的心理结构(Lako任2003)o框架研究(fumingresearch)自2()世纪7()年代兴起,有的学着称之为“研究语言与人的体验的新典范”(朱永生2005:1;李勇忠李春华2004:21)。几十年来,框架理论发展迅速,呈现出一种开放式、多元化的取向,但是国内系统介绍该理论的文章却很少见。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对该理论做一系统的梳理,不仅包括框架理论的理论背景,更重要的是理清该理论

2、存在的理据、相关特点、应用情况以及将来走向,这对于廓清该框架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位置以及提升其应用的价值意义重大。据此,本文尝试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澄清框架理论中“框架”的基本内涵与外延,进而把握框架理论的价值实质。2.框架理论缘起背景描述2.1理论溯源美国学者M.Minsky于1975年首先将框架概念引入计算心理学。在他建立的这一学科中,Minsky把框架当作一种心理手段,用以表征范畴(chi讪11)知识。Minsky认为,框架是有组织的知识束。一方面,框架按主题或者序列方式对记忆中的经验加以组织,比如模板活动、规约过程,语言结构、空间对象排列等等;另一方面,框架又对新的对象或

3、者情景作出预期。在性质上,框架是一种表征概念或者情景的心理结构,比如“livingroom或beinginalivingroomv都可以成为框架,前者表征一个概念,后者表征一个情景。心理结构中群集着各种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定义性信息(definitional)和描述性信息(descriptive),一类为程序性信息(procedural),前者属于陈述性信息,后者属扌操作方法方面的信息(韩晓玲、陈中华2003:l)o相关的框架集结在一起构成框架系统,系统内的各个框架具有相互关联的特征。Minsky之后,框架理论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2()世纪80年代中期,Fi

4、kes和Kchlcr(见Nobel1999:324-325)对框架以及基于框架系统的基本原理总结如下:第框架依据复杂等级体系而组织起来;第二,框架属性取决于各种空位(slots),空位必须对应相应的占位(tillers),包括空位的量值、空位与框架的关系等,且各种占位必须予以解释或者计算;第三,框架具有继承性特征,即框架根据继承性按等级体系从上义特征向下义特性转换(同上:2儿我们仅以动词为例。因为潜在的概念结构是不能预测的,所以动词的语义角色必须在动词的词典条目中列出(冯志伟2006:3)o据此,许多研究者认为,在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词典中,需要分别列出每个动词的句法和语义组合的

5、可能性,不能仅靠句法功能和语义关系之间的对应、简单的逻辑推理来解决语义分析问题,而动词的句法和语义组合的可能性应该通过“框架”(fmmc)得以描述的。由于语言中句法功能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词汇差异而略显不同,Fillm。比深切地认识到需要针对具体的单词来描述句法功能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描述句法和语义结构的框架。据此,在20世纪末年,Fillmore(1982)提出了“框架语义学v(framesemantics),从格语法进一步走到了框架网络(.FramcNct)o2・2理论前提框架语义学的中心思想是词的意义的描述必须与语义框架相联系。框架是信仰、实践、制度、想象

6、等概念结构和模式的图解表征,它是一定言语社团中意义互动的前提。这意味着框架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确切地说,它以宏观的社会学和微观的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前提,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现实性。'就其纭会层面的理论基础来讲,主要体现了自Hcidcr的归因理论(ttributiontheory)和Goffman的框架分析(frameanalysis)的基本思想(高芳2008:32)。归因理论假设人类不能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个人试图从感官信息中引申出潜藏的因果关系。Heid啟认为,归因是指对观察到的行为与导致该行为的个体、社会或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关联性建构(转引自时蓉华2003)。框架理论正

7、是要找到语义解释的共性宿主。Goffman亦假设个体对于我们生活世界的理解不具充分性。为此,他们利用所谓的“主体框架”作为理论诠释的基模。这种社会体验性本身带有的隐喻特征与框架理论的“框架”基模一脉相承。认知心理层面的研究方法从个体层面分析入手。此时,框架被看作是个体处理和信息建构的方法论视角。这种心理层面的研究主要来自的参照框架理论(framesofreference)以及Kahneman和Tversky的预期理论(prospecttheory)。Sherif假定个体的判断和认知不仅受到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