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75110
大小:47.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9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构建城乡统筹就业新机制的问题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构建城乡统筹就业新机制的问题和对策来源:民进白云总支发布时间:2011-07-20民进白云总支苏宝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大战略。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特别是解决农村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即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积极稳妥地建立城乡就业的新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严格划分农业人口和
2、非农业人口,严格控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农民及其子女很难获得在城镇就业的机会。这种二元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但由于城乡统筹就业机制的缺乏,进城务工农民在职业选择、职业培训、劳动保障等方面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从而影响了劳动力在城乡的合理流动,延缓了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适应新阶段的新要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应尽快破除制约城乡统筹
3、就业的体制障碍,并遵循统筹安排、统一市场、因地制宜、综合配套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构建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机制。一、城乡统筹就业新机制的问题目前,对我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造成障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管理的规定交叉、重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的多头管理,造成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人为割裂,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劳动力市场是指从事劳动事务中介活动的机构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下,按照市场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双向选择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人才市场管理的对象是具有管理、专
4、业技术等知识或者技能的人员以及各类用人单位。北京、福建、湖北、浙江等许多地区,既有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又有人才市场管理条例,首先在管理规定上就对职业中介的管理造成混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许可证,人事行政部门核发人才中介机构服务许可证。实际上,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当出现有投诉举报的时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法对人才中介机构进行调查和作出处罚,反之亦然。为清理整顿职业中介机构,广州市的劳动保障局和人事局要联合对职业中介但是,对有限的行政资源,亦是极大的浪费。进行检查。跨部门的行
5、动,虽然可以避免许多事情的互相推委,(二)户籍管理的壁垒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强化劳动力的社会性和区域性的主要制度,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随着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户籍制度有了较大的松动,但总的来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劳动力仍被分为城镇和农村、本地和外地等不同的层次,与城乡统筹就业所追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大市场的目标模式相背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上说,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大城市,造成劳动力分布的不均衡。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明显感觉到人口
6、压力,而另外一些城市则面临人口就业相对不足的问题。这其中就涉及到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2[2]_(三)社会保险统筹区域过小,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2004年年底,东莞市累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达到38.33亿元,征缴率达99.78%。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东莞退保人数在逐年增加,尤其在2004年一年就有40万人次退保,退保的基本都是外来务工者。313]外来务工者之所以要退保,主要是对国家的社保政策不了解,认为在外打工,工作不稳定,四处漂泊,要缴满15年才能享受相关的养老待遇,时间非常遥远。同时,很多外来工有跟风的心理,看到某个单位有人退保拿到钱,自
7、己不退保就觉得是在吃亏,要拿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才觉得心安。此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现时社会保险的统筹区域仍局限在地级市一级。受统筹区域的限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虽然不是“难于上青天”,但也属于“雄关大道真如铁”,想起来都令人头疼。(四)劳动力市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农民求职主要靠自己寻找,缺乏必要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据统计,在农民求职过程中,有50%以上的人获得就业岗位信息渠道是来自亲戚朋友,16%的来自新闻媒体,34%来自职业介绍机构。2004年年末,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3890所,其中
8、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3347所。4[4]—许多地区改变了原有就业制度,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划入公共职业结构服务范围,对农民求职进行登记,并为农民就业提供信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