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89049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中高职衔接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专业设置的街接专业设置的衔接工作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需要规范专业设置。针对当前各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如争办热门专业,争抢生源;开设专业只从学校自身的师资类型、设备条件去考虑,结果造成就业困难,资源浪费;缺乏宏观分析等。明确专业设置的依据应是就业岗位需求,应根据不同的生源,制定出统一的中职、木科专业FI录,并实行严格的专业管理。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严格专业设置标准和评估标准,同时还要与冇关的行业部门、地方组织共同协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层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整体结构。具次,要拓宽专业口径,増强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这
2、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因此要使屮职、本科教育专业上能较好地衔接,就要突破以往专业过分细划的局而,按行业类别、工作岗位耍求重新确定专业名称,减少专业种类,拓宽专业范围。再次,要加快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能较好地衔接起來中高职的专业设置的衔接,其实质就是改善和调整学校办学与社会需要Z间的关系。中高职的专业设置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为基础的,但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以体现人才培养层次与业务范围的不同。为搞好屮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衔接,首先要
3、在教育行政部门召集和学校的参与下,依靠行业和企业,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研究制订中高职专业的专业设置,使各专业的内涵、外延科学清晰,专业口径宽窄冇度,明确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的培养冃标与任务。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规范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标准,并会同冇关行业部门、地方组织,结合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対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层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专业结构,这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础与必要前提。1•合理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12011]9号),中职学校主
4、要培养操作型、技艺型,定位于掌握专业技能的操作人员。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管理型和指导型,定位于从事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木科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完善的市场调研,结合当地挂钩学校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专业屮职和本科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文化知识体现必需够用,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休现层次,重新构建全新的“3+4”屮职、本科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争取把屮职课程和本科课程统一制定成教学单元,教学单元之间逻辑顺序清晰,相互衔接紧凑,避免任何重复学习,系统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实现中职、本科的内涵衔接。2
5、、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实行弹性学制根据“3+4“学生从不同中职院校升入同一所衔接院校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棊础的学生实行冇针对性的弹性学分制度,使中职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时问进行学习的安排。同时开设大量选修课程,使学生灵活组合选修模块,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生即町毕业。(2)实行分层教学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及“3+4”学生的棊础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实丿施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牛采取适应其层次特点的教学方法。具体來说,要从教学纽织、课程结构设置、学生管理、考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索,不能盲目的讣•学主和统招高
6、职学牛一起学习,统一管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呵斥或不管不问,要发现这些学生的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赏识教育,树立学生的信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3)加强综合素质培养”3+4“学生是初中起点入学的,存在年龄小、自制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再加上很多学生在中专阶段由于缺乏学习动力,形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另外,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没冇得到很好的引导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因此,在后四年的木科阶段,学生辅导员、教师都应从思想素质、人文素质、文化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冇针对性的辅导,使英尽快适应高职生活,从而达到大专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3
7、、加强沟通,提前介入教学管理由两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联合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3+4”教学过程进行过程质量管理,同时对教务管理、师资管理、教学实施计划管理等相关的方面进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过随机听课、师生座谈会等活动來进行教学检查。教学中高职学校要经常性的组织集中教研活动,两校教师就“3+4”班级的教学工作相互交流,共同开展教学研究。4、共享教学资源近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越來越重视,对其投入数额庞大,使得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捉高,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图书资源等教育资源上要比中
8、职院校具冇很大的优势。因此町以通过师资的交流、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图书资源的共享等方面來实现中职、本科院校资源的互补,授终达到”3+4”人才的培养冃标。这样既冇利于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