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10758
大小:63.53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10-13
《楚辞要籍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楚辞要籍述评•、楚辞章句楚辞补注三、楚辞集注、楚辞辩证、楚辞后语四、楚辞通释五、屈原赋注、屈赋通释、屈赋音义六、山带阁注楚辞、楚辞余论、楚辞说韵七、屈骚指掌八、屈赋微九、楚辞校补、离骚解诂、天问释天十、楚辞概论、楚辞论文集、楚辞注疏长编十一、屈原赋校注、楚辞书目五种、楚辞通故、楚辞学论文集十二、屈赋通笺、笺屈余义十三、楚辞解故十四、泽螺居楚辞新证十五、屈赋新探十六、屈赋新编Hi自西汉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传》,东汉王逸为《楚辞章句》,历代笺释、评论楚辞之作,林林总总。“五四”以后,楚辞研究蔚为大国,著述亦殊夥颐。本文即从自来楚
2、辞专著中,撷取十六家三十种,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例,述其概略,评其得失。若夫即全部楚辞著述,一一为之提要钩玄、校论短长,笔者初亦有此计划,惟兹事体大,请俟诸方来云。一、楚辞章句《楚辞章句》十七卷,东汉王逸(约公元89年——158年在世)著,为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1。作者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县)人。汉安帝元初中(117年左右),举上计吏,为校书郎。顺帝时,官至侍中。事迹具《后汉书》卷八零《文苑传》。《楚辞章句》以世传刘向所编十六卷本《楚辞》为底本,复益以己作《九思》与班固二叙(序)为十七卷,而各为之注。其《九思》之
3、叙文和注解,《隋书•经籍志》谓为王逸所自为2(第一种看法);洪兴祖《楚辞补注》又谓“逸不应自为注解,恐其子毛王延寿之徒为之耳(第二种看法);陈振孙谓为“后人所益”彳(第三种说法);姚振宗谓“其十近人汤炳正则又谓“虽是否延寿所作并无确证,但十七卷既为其私家别行本,则其子孙后代叙而注之,传布于世,那是很可能的”5(第五种看法)。以上五说,迄无定论。本书于每篇下均有叙文6,指明作者、写作时地、命题意义及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原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注解的体例,约有三端:一是先释词,后解句7,如《离骚》“谣谏谓余以善淫”句,注云:“谣,
4、谓毁也。谏,犹谐也。淫,邪。言众女嫉妒蛾眉美好之人,漕而毁之,谓之美而淫,不可信也;犹众臣嫉妒忠正,言己淫邪不可任也。”二是详于前者略于后,如吕望、宁戚,已释于《离骚》、七卷者,盖私家别行本也”4(第四种说法);《天问》,故在《九章•惜往日》中即不再注2参蒋天枢《论V楚辞章句>》,载《楚辞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82.7版。游国恩先生亦同意此说"3《直斋书录解题》卷154《隋书经籍志考证》5《屈赋新探•楚辞成书Z探索》6一般认为认为序文为王逸所作,而蒋天枢先生认为各篇序文非王逸所作,可备一说。黄伯思《东观余论》谓其序皆在
5、后,不知何人移于前。7蒋天枢先生谓其:“先训解文字,次诠发大义,证以爭实,并列举众说。”释,但云:“见《骚经》、《天问》。”三是引“或曰”以存异说8,如《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句,注云:"拂,击也。一云蔽也。”此外尚有可注意者:即《抽思》以下诸篇注中往往隔句用韵9,如“哀愤结絹,虑烦冤也”、“哀悲太息,损肺肝也”、“心中结屈,如连环也”之类。《四库提要》谓“盖仿周易象传之体,亦足以考证汉人之韵。”综观王注,其优点有三:一是保存了不少字、词的古义,不仅有助于研读楚辞,且足为训诂家之所離粮。如《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碗兮”,注
6、云:“滋,蔚也。”按《楚辞释文》蒋天枢先牛•云:“书中列举众说,-•切不著其名及莫说Z所由來,即所引古书亦或不著所岀。凡此在作者固出于简约Z义,后壯欲有所考核者每引以为憾也/蒋天枢先生云:“惟《九辩》、《抽思》.《思美人》、《惜往日九《远游》、《卜居》、《渔父》、《招隐士》、《九怀》各篇中•全篇或人部分,先后以错落Z韵语为文,韵语间时又杂以校语Z解释,此则汉人传注中所罕见。”作者不明,姜(亮夫)、游(国恩)曾作文考证滋作战,音栽,滋与蒔、菽、栽古韵隶之部,当为同源词。故王逸训滋为蒔,是得其古义的,五臣注云:“滋,益也。”未
7、为确诂。又《离骚》云:“众女嫉余之娥眉兮”,王注:“蛾眉,好貌。”此亦为确解。洪兴祖《补注》引师古曰:“蛾眉,形若蚕蛾眉也。”未免望文生训。《四库提要》云:“逸注虽不甚详赅,而去古未远,多传先儒之训诂。”所论为中肯。王注的第二个优点,是由于他生长于楚地(湖北属楚),时代又近古,故于《楚辞》中的方言土语,此较熟悉,并能于注中一一指出,这对于后人理解楚辞助益匪浅。如《离骚》:“夕揽洲之宿莽”,注云:“草冬生不死,楚人名曰宿莽。”“憑不厌乎求索”,注云:“楚人名满曰憑”。“羌内恕己以量人兮”,注云:“羌,楚人词语也。”全书类此者
8、不一而足。但王注也有其缺失和不足之处,表现在义理方面,主要是用儒家观念解释楚辞,难免牵合皮傅之病,如谓《离骚》之义,依托五经以立义焉(《离骚后序》);表现在考证方面,有许多凿空附会之处,如论各篇作期与作地,往往不够可靠;表现在训诂方面,约有四端:一是喜欢增字为释,以至牵强附会,背离原诗旨意。如《离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