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95222
大小:340.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11
《语文学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学法指导冯为民一、改变学习方式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像
2、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应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改变学习方式究竞意味着什么?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
3、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富有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
4、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1、主动性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要培养学习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
5、的自我学习。只有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2、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会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也是传统教学的根本弊端。整个教学过程是个“从教到学”的
6、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3、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独特性同时也意味
7、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4、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特征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其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
8、用手操作,即用身体去亲自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生命活力,促进生命成长的需要。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第二,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