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

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

ID:43378670

大小:7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30

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_第1页
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_第2页
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_第3页
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_第4页
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之一1、快乐秘诀。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感到不平衡的事物。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到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敖其凌人。这怎么样?老实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

2、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冇一种清亮的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一个人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这样一种儒家思想传统传承下来,是我们历史上乂出现了很多内心富足的君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陶渊明曾经当过83天的彭泽令,那是一个很小的官,而一件小事便让他弃官回家。有人告诉他,上级派人检查工作,您应当“束带见Z”。就如同今天,你要穿正装,扎领带,去见领导。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就是说,他不

3、愿意为了保住这点做官的“工资”而向人低三下四。于是把佩印留下,自己回家了。回家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归去来兮辞》。他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为独悲「我的身体已经成了心灵的主人,无非是为了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我的心灵受了多大委屈啊!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吾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于是就冋归到口己ID园。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血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激烈的竞争,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在现

4、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又是子贡问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可以永久受益吗?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制别人干。人一辈了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什么就“半部《论语》之天下”?就是学一个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之二2、保持一颗诚敬心。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

5、常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么多学生,也是家家都有危难的事情。那么他们是怎样看待人生遗憾的呢?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有一天忧伤的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他的同学了夏就劝导他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先天,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夏口称口己的名字叫“商”。他的话分几个层次:既然死生、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左右,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但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减少过失,对他人谦恭冇礼,却可以通过提高口身修养做到的。一个人能做好自己,普天下的人就会爱敬你如同手足兄弟。所以,做

6、一个有良好修养的真君子,有何愁自己没有兄弟呢?尽管这段话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的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时,要尽可能的用H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大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之三3、提倡人格尊严。我们常常会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7、;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时坏的。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的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孔了特别强调做事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给出的答案乍听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处事的分寸。孔夫子提倡的是…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