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教案刘晓红

找次品教案刘晓红

ID:43129890

大小:94.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找次品教案刘晓红_第1页
找次品教案刘晓红_第2页
找次品教案刘晓红_第3页
找次品教案刘晓红_第4页
找次品教案刘晓红_第5页
资源描述:

《找次品教案刘晓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找次品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缩小次品所在范围”的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缩小次品所在范围”的优化方法解决找次品的问题。难点:理解为什么要分成三份,且每份尽可能的接近。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二、新课:课件显示:有三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重量稍轻),现

2、在给你一架没有舷码的天平,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个次品找出来?1.学生独立思考。32.学生反馈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帮助理解。/3.谁也是这么想的?你们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孑〔、4.看来我们只要称其中的两份,便能对三份作出顾FL5.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6.揭示课题:在生活中,天平能帮我们在一堆看似相同的物体中,找出轻一些或重一些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用天平来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三、探究延伸:刚才我们从3个零件中,只称一次,就找到了其中的一个次品。那如果从8个霎件中找出一个较轻的次品,你觉得需要几次呢?1•你可以用画

3、一画,写一写的方法在练习纸上试一试。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全班反馈,教师板书配合。3次2次3次教师小结:看着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这些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好在哪里?为什么这种方法称的次数会比两外的方法来的少呢?1.得出: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每次称的时候把次品所在的范围缩的越小,所称的次数就越少。倒过来,如果要想称的次数少,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把次品所在的范围缩得最小)四、继续探究:从8个中找出一个次品,我们已经知道至少只要称2次就够了,那如果是从9个中找出一个次品,至少需要几次呢?1•大家也可以像刚才

4、那样,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来研究。2•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3•全班交流:你称了几次?怎么称的?对于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同样是分成三份,为什么所称的次数会不同?这里面还有什么窍门?(分成三4.小结:到现在为止,你能告诉我最快找到次品的方法吗?份,每份要尽量接近)五、总结:刚才我们发现从3个里面找次品至少1次,4个、8个、9个里面找都至少要2次就可以找到,那么我们能不能下这样的一个结论:4—9个里面找,都至少需要2次,你们同意吗?(教师板书)好!那么如果从10个里面找,是不是也需要2次够了呢?请大家来试一试。1.学生

5、尝试2•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1033410殓2233—不111104IV22222请大家来看这种分法(有四份的那种如22222),第一次称好,次品在哪里?能确定在后面的哪个“2”里面吗?(不能)那么我们只能确定次品一定在几个里面?(6个),也就是我们每次称的时候,能确定次品要么在左盘,要么在右盘,要么就在外面,所以你外面无论有多少小份,我们都只能看做一份。因此,每称一次,次品必将在这三份中的某一份里面。3.既然这样的话,想一想,怎样称才能把包围(尽量接近,最好相等)什么时候会相等?(3的倍数的时候)那如果是除以3余1

6、,你怎么处理这多出来的1?如果是余2呢?六、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找次品的最佳策略,老师数据给大点的,现在请你从27中零件中找到一个次品(质量较轻),至少需要几次?七、课堂总结: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请教大家:我们已经知道,3个里面找次品只需要称一次,4个里面找至少需要2次;由此我们可以说:如果只称一次,最多可以从3个里面找到一个次品;9个里面找需要至少需要称2次,而10个里面找就至少需要3次,由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只称2次,最多可以从9个里面找到一个次品;如果只称3次,最多可以从()个里面找到一个次品?会是刚才我们所算的27吗?如

7、果只称4次,最多可以从()个里面找到一个次品?这里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这个秘密就留到课后请同学们思考了。教学反思:1•尽量体现教材意图。“找次品”是新课标人教版的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来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解决问题的有效性。1.尽量体现“数学味”。数学味或者说数学化是现在数学课堂提倡的理念,是我们所追求的。那么,怎样体现出数学味呢?怎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认识生活中常

8、见的数学问题呢?2.尽量体现方法渗透。本节课中教者还力图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整节课。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找次品的知识似乎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