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01261
大小:410.0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14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学案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ISANDANYUAN監丑£3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回答"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揭示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的整体,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直作用构成了事物之间的变化和发展,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患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要求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I联系址泮追的、來;观的.多样的。用;联系的观点石何;题・要坚持整体与I部分的统-.拿握!系统优化
2、的方法。:辩证的否定圧爭物;riQirj.1•实质
3、就址••扬介”•这;嗖求我们必须树》:I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批判桔神和创新;盘识址紧密联系在廉认矛底的要求_/世界是水恒劇畏的.;
4、发展的实质足咄物的I:前进和上升.足新事;I物的产生和IH事物的I;灭亡。爭物发展的;卩巾途是光明的.逍1
5、路是曲折的°Id•变;:和质变物发丿叫、的两种状念。/第三单元矛.盾;-0才膚的艸迫性;;和行殊竹足关于事II物才祈何題的枯;;益•用对工统•的;观点行问题.耍学;持两点论与垃点论I[的统-•咯持具体;hi题八体分析。!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
6、联系观第—框©[框题精要]:本框题主要学习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三个知识点。通过学习,要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能准确理解和区分联系的这三个基本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富有生活气息的语句.人与自然关系等社会话题或科学发现、浸画、古诗词等进行有效解读。目题(一)联系的普遍性■以本为本•抓基础1.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爭物之I'可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I'可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fflo2.联系的普遍性有哪些表现?其方法论是什么?(1)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血其他事物冇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
7、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2)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山东高考)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X)辨析:联系是普遍的,旨在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2.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X)辨析:事物的存在方式是运动。■学用结合•提知能匸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每一事物与其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
8、上任何两个事物Z间都是联系着的,因为这种看法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必然要承认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典例应用]据《神经心理学》杂志介绍,德国萨尔不吕肯大学医学院神经心理学科的科克霍夫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这表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9、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④思维能够决定存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德国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①正确;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故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存在决定思维,故排除。故答案选A。[答案]A目题(二)联系的客观性■以本为本.抓基础1.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是什么?(1)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
10、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2.为什么联系是客观的?根据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人为事物的联系就是主观联系。(X)辨析: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联系,而主观联系是主观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联系。2.(山东高考)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X)辨析: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类不能随意创造。■学用结合•提知能止确理解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
11、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并不是说联系是不能改变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绝不是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2)事物状态的改变,并没有否定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只是使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