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

ID:42260165

大小:14.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1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正反比例比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区别正、反比例的异同,并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2.使学生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比较正、反比例的异同。教学难点:正、反比例的判断与运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同学,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你主要掌握了哪些知识?引

2、导学生总结出:正比例的意义,反比例的意义,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二、自学探究一.请同学们浏览课本39---43页的内容,回顾:1、正、反比例的意义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异同?2、正、反比例的关系式分别怎样表示?3、怎样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自学5分钟,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二.正、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填写表格。 名称相同点不同点关系式正比例反比例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回忆所学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梳理所学知识

3、,使学生能抓住概念的本质,明确正反比例判断的要点,建立有效数学模型。三. 思考:表中两种量有几种关系?相关联的两种量有几种关系?都成什么比例?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变量和不变量,使学生在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三、理解应用1、如果A÷B=C,那么:C一定,A和B成()比例B一定,A和C成()比例A一定,B和C成()比例2、如果A×B=C,那么:C一定,A和B成()比例B一定,A和C成()比例A一定

4、,B和C成()比例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认识正反比例的区别联系,并能根据具有正反比例意义判断正反比例。 四、实际操作1、如果y=5x,那么x和y成()比例。2、如果y=,那么x和y成()比例。3、如果x=,那么x和y成()比例。4、如果3x=4y,那么x和y成()比例。5、如果7x=,那么x和y成()比例。6、如果=,那么x和y成()比例。7、如果=,那么x和y成()比例。8、如果=,那么x和y成()比例。9、如果=,那么x和y成()比例。10、如果3∶x=4∶y,那么x和y成()比例。设计意图:通过对正反比

5、例观察、分析、比较,感知比例知识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五.综合练习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的总米数和时间2)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3)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重量与面粉的重量4)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一定,运送货物的总量与运的次数5)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体重6)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7)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8)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9)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量关系式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同时感

6、知知识是相通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全课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哪些困惑?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