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黄昏》与见证文学的评价标准问题

《血色黄昏》与见证文学的评价标准问题

ID:42170526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9

《血色黄昏》与见证文学的评价标准问题_第1页
《血色黄昏》与见证文学的评价标准问题_第2页
《血色黄昏》与见证文学的评价标准问题_第3页
《血色黄昏》与见证文学的评价标准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色黄昏》与见证文学的评价标准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色黄昏》与见证文学的评价标准问题老鬼的《血色黄昏》虽然出版于1987年,但开始写作的时间是1975年,原名《八年》(八年是作者在内蒙古插队的时间,1969-1976),历时三年后于1978年完成,也就是完成于“伤痕文学”流行的时候。作品先后被14家出版社退稿。1987年(其等待出版的时间长于写作和修改的吋间),中国工人出版社终于出版了此书(改名《血色黄昏》),由此可见,本书严格说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作品。指出这点非常重要,只有明确这点,才能对这部作品与同时期其他知青文学,尤其是“伤痕文学”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包括相同和不同),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尽管推迟了9

2、年出版,但本书出版后仍然引起轰动,而且除了中国工人出版社外,还被多家出版社出版社,发行至少超过50万,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和台港出版。而且即使放在1987年的语境中,这部小说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同类题材小说,仍然是非常独特和有价值的。《血色黄昏》的出版充满了戏剧性,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同样如此。杨健《屮国知青文学史》对于《血色黄昏》的评价:“血色黄昏是知青运动几十年以来,最具有价值的一部知青长篇小说。它描述了知青真的人生,真的历史。在'悲壮的青春'叙事背后,知青的历史通过《血色黄昏》终于得到了还原。它是知青文学的一块里程碑,至今还没有一部知青小说达到和超过这部小说

3、的思想艺术成就。”这个评价似乎很高,但是作者接着又对小说做了尖锐的批评:“小说还带有习作的痕迹”,“作者文学修养不足,结构、层次不够缜密,内容文字粗糙、简单”,“作者的粗蛮性格显得缺乏文明的浸润,加之流露出的贵族习气,影响了小说可能达到的人道主义高度。”值得注意的是,杨健肯定的是这部小说的“真实性”,说它“终于还原”了知青的历史(好像别的知青文学都没有做到这点);而否定的则是这个小说文字上、艺术上的简单、粗糙,缺乏艺术加工。这样的评价不但自我矛盾,而且凸显了真实性和艺术性两个标准Z间的矛盾,我们不禁耍问:所谓的艺术性和真实性可兼得吗?如果进行了“艺术加工”,调

4、整“结构”和“层次”,《血色黄昏》还能“还原”知青的历史吗?因为显然,只要涉及艺术加工,就不可能保持对知青生活的实录式书写,当然也就无法“还原”知青生活。对《血色黄昏》的这种评价并不限于杨健。比如许子东也认为:“该书(《血色黄昏》)真是十分朴实,甚至文学性也不是很强。语言可以说是质朴自然,也可说是平淡的学生腔。技巧可以说是素朴也不妨说是粗糙。结构的营造、时空的剪辑处理、意识流的运用、哲理化的倾向等等,都谈不上。”它甚至“像是一段似乎未经处理过的原材料”。许子东的结论是,“《血色黄昏》并非杰出的艺术品,在'文学性'层面讨论该小说意义不大。”但尽管如此,许子东仍然

5、说“它无疑却是近十年來表现'文革'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原因同样是它的“真实”。我以为,通常的所谓“文学性/艺术性”的标准只适合于虚构文学。《血色黄昏》的确缺少“文学性”,但问题是《血色黄昏》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通过非常朴素、原始、本真的语言(包括所谓的“学生腔”其实也是非常本真的),记录了自己亲历的事件,有一些比较大的事,但更多是自己的琐事(比如监狱中的非人生活,在山上自己一个人的孤独无聊,挖空心思为自己翻案,等等)。小说中几乎没有虚构,也没有所谓“艺术加工”(它的结构完全是随口己的经历而直线式安排的)、文字润色(文字保持原始的粗糙)。这里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像

6、《血色黄昏》这样的作品到底是否适合文学性的标准?甚至可以这样问:《血色黄昏》是“文学作品”吗?我以为《血色黄昏》属于“见证文学”的范畴。小说的广告语宣称这是一部探索性的“新新闻主义长篇小说”,突出的不是文学性而是新闻性和纪实性。就作者的写作动机而言,其见证意识也是明确的(而其文学意识或审美意识倒是很薄弱)。作者明确拒绝虚构,坚持如实写作的宗旨。不妨说,作者对本书的所谓缺乏“文学性”“粗糙”有清醒认识:“本书只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它算不上小说,比起那些纤丽典雅的文学艺术品,它只能算是荒郊野外的一块石头。”在自己摘掉了“反革命”帽子、快要“翻身”的时候,作者写到

7、:“我要把自己经历的这一切都写出来,以免将来忘记。出版不了就出版不了,文学水平不高,粗糙丑陋也没什么。如果它能够真实反映出这个庞大的社会的一角,反映出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屮的一个小小侧血,就没白费力气。”“经历的各种事太多了,根本不用虚构,不用编,照实写出来,就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小说。”在这里,作者明确拒绝虚构和“编”,显然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为了保持原貌。“在这种巨大的真实面前,文学的许多技巧、修饰、小把戏都显得苍白和微不足道。”在作者看来,《血色黄昏》是不是“好小说”并不重要。这也是我所认同的观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