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65948
大小:5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9
《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文学评论中出现了一种完全排除对作品作社会历史的评价,仅仅以所谓“人性”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解释文学的“永恒性”的观点。作者对此表示深深的质疑,认为与社会性相对立的“人性”标不仅难以成立,而且这种抽象的“人性”标准的运用的结果,必然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倾向。作者主张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文学的永恒性,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作家有感于现实的不公、不平、黑暗、丑恶而产生的对于社会公平、正义、人类亲善、友爱的美好人性和人生的不懈追求的普世情怀所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激励,它是这种梦想的最生动的呈现。[关键词]人性永恒
2、性社会性普世情怀一以往我们的文学研究和批评曾被一种“左”的思潮和庸俗社会学的思想统治着,突出地表现为把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简单化、庸俗化,以作家的阶级身份和作品的阶级内容来评判作品的高低、决定对作品的取舍。作为对这种极“左”思潮和庸俗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的反拨和惩罚,近几年来,又出现了一种完全排除对作品作社会历史的评价,仅仅以所谓“人性”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解释文学的“永恒性”的问题。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所得的印象,这种以“人性”为评价标准观点的提出较早、较系统的见作为霍尔巴赫:“人在他所爱的对象中,只爱他自己;人对于和他自己同类的其他存在物的依恋只
3、是基于对自己的爱。……但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要爱别人,因为别人是他自身幸福所必须的……道德向他证明,在一切存在物中,人最需要的是人”,“真正的道德也像真正的政治一样,其目的是力求使人们能够为相互间的幸福而共同努力工作。凡是把我们的利益和我们同伴的利益分开的道德,都是虚伪的、无意义的、反常的道德”。……“美德不外就是组成社会的人们的利益”。……“人若对同类的一切漠不关心,毫无情欲,自满自足,就不成其为社会的生物……美德不外是传送幸福。”另外援引爱尔维修和边沁两段话所表述的意思也基本相似。马克思在引这些话之前有一句说明,说“18世纪的唯物主义同19世纪的英国和
4、法国的共产主义的关系,则还需要详尽地阐述”。(6)这表明马克思只是作为英法共产主义的思想资源来引用这些话的,并不表明他就认同这些观点;即使这样,我还是认为所以,我觉得马克思所谈的“人的一般本性”主要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思辩理性的先验方法论的合理成分,在理论上的一种预设。这种从预设的观念出发来考察现实问题的方法也是以往西方哲学家研究现状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同罗素在谈到卢梭的“自然状态”时所说的那样“只不过带着几分假定口吻,……‘为适当判断现今的状态,所需要有的正确的观念’”(16)。因而我很赞同当然,二我们质疑文学评价中人性标准能否成立
5、时,但也应该看到,在文学史上,确实也有一些描写人间亲和与交往方面的内容,如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作品,比之于那些描写社会矛盾的作品来,较能引起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读者共鸣,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读者所接受。怎么来看待这种现象?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共同人性的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首先,这些作品所抒写的乡情、亲情、友情、爱情,只要我们承认这不是人的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而是具有社会伦理内容的话,那么它总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我们自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社会的观点,对之作纯心理学的理解。其次,既然人的任何思想情感都是在他所处的现实关系中产生的,是他
6、整个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许多以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作品,也往往都通过对这些情感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一部杰作。即使不是像孔尚任那样有意“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把一、由于把人性抽象化、自然化而导致对文学社会内容、思想意义的贬损和否定。由由于否定了人的社会性,把文学看作为不过是个人欲望的宣泄,在文学评价中,“意义”的范畴也就被二、由于把“人性”与社会性相分离,必然导致否定文学反映现实、反作用于现实的社会功能。文学作品是描写人的,但又不是仅仅为写人而写人,而是为了通过人来反映现实生活。之所以能通过人来反映现实生活,是由于人的
7、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8)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社会关系又必然会交织在人的身上,因而通过人的描写,也必然会这样那样地反映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社会关系自然也离不开阶级的关系。所以从社会的观点来看,由于阶级地位的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广大劳动人民要求正义、自由、平等,而在剥削阶级看来却成了大逆不道的行为,就像麦金太尔所说的,在这里“暴露了我们拥有太多全异的,互竞的道德观念”,迄今还“没有提供任何方式来合理地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在我们的社会是不可能指望达成
8、道德上的共识的”(29)。这就迫使作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