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

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

ID:22985353

大小:97.72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1-02

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_第1页
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_第2页
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_第3页
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_第4页
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质疑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文学评论中出现了一种完全排除对作品作社会历史的评价,仅仅以所谓“人性”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解释文学的“永恒性”的观点。作者对此表示深深的质疑,认为与社会性相对立的“人性”标不仅难以成立,而且这种抽象的“人性”标准的运用的结果,必然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倾向。作者主张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文学的永恒性,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作家有感于现实的不公、不平、黑暗、丑恶而产生的对于社会公平、正义、人类亲善、友爱的美好人性和人生的不懈追求的普世情怀所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激励,它

2、是这种梦想的最生动的呈现。[关键词]人性永恒性社会性普世情怀一以往我们的文学研究和批评曾被一种“左”的思潮和庸俗社会学的思想统治着,突出地表现为把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简单化、庸俗化,以作家的阶级身份和作品的阶级内容来评判作品的高低、决定对作品的取舍。作为对这种极“左”思潮和庸俗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的反拨和惩罚,近几年来,又出现了一种完全排除对作品作社会历史的评价,仅仅以所谓“人性”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解释文学的“永恒性”的问题。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所得的印象,这种以“人性”为评价标准观点的提出较早、较系统的

3、见于章培恒先生为其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所撰写的序言之中,近年,黄修己先生又把它推广到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领域,而邓晓芒先生则从理论上对之进行提升,并以它来说明文学的永恒性原因。作为章培恒先生提出评价文学作品的人性标准的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一般本性”的思想。所以,关于评价文学作品的“人性”标准能否成立,我觉得还得从对马克思的“人的一般本性”作深入的探讨入手。那么,什么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一般本性”呢?在学界不少学者认为是指人的“自然本性”,章序中就突出地表现了这种倾向。这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我觉得马克思的

4、“人的一般本性”只是相对于私有制社会“异化劳动”而造成的“异化”的人而言的,认为这种异化劳动使“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人也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所以他提出“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2)这个人的复归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这我认为才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一般本性”的内容。但是这种“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却被章先生理解为是人的“原欲”本能的个人欲望的最大解放,认为“最无愧适合于人类本性”的社会,就在于个人欲望“

5、不受压抑”,使“每个人的个人的个人利益都能得到最充分的满足”(4),并认为他的这种理解是与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所摘引的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的“人……是服从于自己的利益的”、霍尔巴赫的“人……只爱他自己”、以及英国功利主义理论学家边沁的“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5)的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只要我们去查阅一下《神圣家族》,就不难发现章先生这些摘录是断章取义、歪曲原意的。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只好摘录马克思援引的其中一段:霍尔巴赫:“人在他所爱的对象中,只爱他自己;人对于和他自己同类的其他存在物的依恋只是基于对自己的

6、爱。……但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要爱别人,因为别人是他自身幸福所必须的……道德向他证明,在一切存在物中,人最需要的是人”,“真正的道德也像真正的政治一样,其目的是力求使人们能够为相互间的幸福而共同努力工作。凡是把我们的利益和我们同伴的利益分开的道德,都是虚伪的、无意义的、反常的道德”。……“美德不外就是组成社会的人们的利益”。……“人若对同类的一切漠不关心,毫无情欲,自满自足,就不成其为社会的生物……美德不外是传送幸福。另外援引爱尔维修和边沁两段话所表述的意思也基本相似。马克思在引这些话之前有一句说明,说“18世纪

7、的唯物主义同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的共产主义的关系,则还需要详尽地阐述”。(6)这表明马克思只是作为英法共产主义的思想资源来引用这些话的,并不表明他就认同这些观点;即使这样,我还是认为章先生的理解与这些话的原意有很大出入,甚至是相反的。这些思想源于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它们的本意在我看来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合理利己主义”的伦理观,强调利己的同时还应该利他,认为只有顾及别人和社会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人的生存是离不开社会的,人只有进入社会,与社会、与别人建立联系之后,才能成其为人,即马克

8、思所说的“作为人的人”。(7)这个“人的人”不同于自然的人,是社会造成的,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的。这是由于人不同于一般动物,一般动物降生到世上是己经完成了的,它先天地己经具有日后生存的一切能力;而人降生到世上是未完成的,他只有进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即经过“社会化”的过程,摆脱纯粹的原欲支配的自然状态,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