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分析--以河南省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分析--以河南省为例张婷婷王秀红史慧俊摘要: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河南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在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逐步显现。本文就河南省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一些对策和措施。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问题;解决途径;河南省引言:河南省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河南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在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逐步显现。生态旅游作为在可
2、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倡导人们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和观赏与感受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绿色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省入境旅游人口增加,人们对更为健康的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更为加大,这就加速了河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及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针对河南省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途径、对策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1河南省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统计,我省大部分生态旅游区选择在区域生态环境原始性相对较好,地方文化特色较浓,经济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其绝大多数旅游管理部门和经营人员视生态旅游为一种特殊旅游产品予以重点培植与发展,甚至
3、一些地方政府还将生态旅游作为当地扶贫与脱困的重要途经和手段,因而造成生态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少数生态旅游区,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待和容纳更多的游客,以追求旅游收入与利润的最大化,则尽可能地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偏好,而过于依靠增加旅游景点,加快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和速度来扩大旅游市场,因此带来了过度拥挤的游客,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生态旅游区过多地兴建基础设施与建筑物等均对生态旅游区的绿色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2防治对策及措施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生态旅游又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针对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如下防治对策[2]:2
4、.1控制生态旅游开发强度,限制景区游客数量、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是指旅游生态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所允许的游客量,取决于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以及自然生态净化与吸收污染物的能力[3]。研究得出,一个旅游区主要景点的游客容量应为60~100平方米/人,一般景点的游客应该为100~200平方米/人,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使生态环境超载,导致生态失衡。为了保持河南省旅游环境质量,使后来的旅游者能够体验与现在旅游者同样的旅游经历,需要河南省旅游局、旅游企业、产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努力才能做到的。因此,必须加强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5、让入境旅游者认识到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在加强生态教育的同时,也相应做好惩罚措施。2.2合理规划河南省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布局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不同,作好河南省景区规划可以减少旅游活动对风景区环境的不利影响,将区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与游憩利用方式密切对应[2]。以南阳市旅游规划为例:如老灌河水上运动、游戏等户外游憩区;西峡恐龙遗迹园特殊自然区;宝天曼原始森林中央保护地,社旗山陕会馆、内乡县衙等历史与文化古迹区等。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要坚决禁止游人进入。2.3生态旅游景区的服务单位对导游进行定期考核,培养其环保意
6、识,主要形式以考试及对所带游客团队问卷调查。对生态旅游景区内的垃圾采用管道集中收集,固体垃圾要及时定点收集处理,对那些随意排放废水和乱倒垃圾的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4]。2.4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游客容量。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否则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长期的破坏。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体系,准确掌握各景点的大气污染指数、区内动植物的生长状态,科学合理地计算出各个景点、各条旅游线路和整个生态旅游区域的旅游环境容量,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条件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进行环境影响和环境承载
7、力的评估,以确定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指标体系,从而确定保护区的合理规模,使旅游活动真正做到“定点、定时、定线、定量”[5]。参考文献:[1]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自然生态保护,2004年9期[2]段文霞,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四川环境2004年第23卷第1期[3]王 佳,等.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2):203-207.[4]赵燕丽,生态旅游中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7期[5]佟敏,我国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
8、研究,中国林业企业,200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