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玉杰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

兰玉杰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

ID:40205844

大小:315.05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7-25

上传者:U-145848
兰玉杰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_第1页
兰玉杰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_第2页
兰玉杰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_第3页
兰玉杰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_第4页
兰玉杰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玉杰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兰玉杰2002.5 内容安排前言一个研究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人力资本理论的演进与制度变迁人力资本与企业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参考文献、相关网站、博士专著 前言人力资本作为资本形态登上历史舞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人力资本研究已成为企业理论的前沿问题和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之一人力资本理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支点人力资本战略已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在国际惯例下制定的核心竞争战略 一个研究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理论背景: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方向: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治理、人力资本配置、人力资本与企业理论理论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研究对象: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地位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价值提高引发产权归属要求人力资本理论现代企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人力资本产权归属要求导致企业合约的适应性调整人力资本产权归属要求导致人力资本市场化配置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人力资本作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力登上了社会经济历史舞台,全面引发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实践的变革和企业理论的发展引发人力资本治理结构的变迁研究构架 人力资本理论的演进与制度变迁基本概念:人力·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人力:人的劳力、力量、能力人力资源: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区域内的全体人口或劳动力,它是一种数量概念,以劳动力的同质性为前提,它不能反映人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要素的稀缺性,以及相应的市场供求关系人力资本: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舒尔茨,1962),资本范畴是人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它之所以是一种资本是因为它是未来收入或满足的来源(舒尔茨,1971)。根据人力资本的存量不同,可将其分为一般型、技能型、管理型和企业家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以多元形式存在的,它可以是个人、家庭、企业、政府。人力资本的承载者是人力资本的当然所有者 人力资本研究的演进路径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20世纪50年代之前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经济增长研究、收入分配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人力资本投资和迁移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本的产权与激励研究人力资本理论扩展到企业理论的基础层面人力资本理论的拓展21世纪初期人力资本与企业理论企业理论构筑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 人力资本理论的演进 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历史线索(20世纪50年代以前)阐述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经济学家 有关人力资本出现的研究领域及形成的基本思想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初)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战后欧洲重建经验反思:马歇尔计划的成功与西欧的迅速复兴经济学面临着挑战:求解“经济之谜”经济之谜现代经济增长之谜库兹涅茨之谜里昂梯夫之谜工人收入增长之谜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经济增长研究收入分配研究T.W.舒尔茨E.丹尼森J·明塞尔G.S.贝克尔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最终形成50年代末60年代初实证分析理论构建实证分析理论构建理论构建199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人力资本的发展与演变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人力资本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扩展 人力资本理论受到的批判从人性和道德角度J.A.格尔辛(1984)从政治角度马克思主义者 80年代后期以来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新一轮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论经济发展机制建立增长模型,把人力资本视为最重要的内生变量,认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P.M.罗莫(1986)政治经济杂志P.E.Jr.卢卡斯(1988)货币经济学杂志E.M.托曼(1994)D.奥内尔(1995) 人力资本与企业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90年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日渐深入。这方面的论文尽管在形式和内容上各异,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围绕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制度创新这一基本思路来展开的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与企业所有权安排国际上主流的企业理论是以威廉姆森等人主张的交易费用经济学(Williamson,1975,1985;Klein,1978)为代表的。企业理论家将该理论与“团队生产”和“中心鉴约人”(thecentralizedcontractualagent)思想(Alchine&Demsetz,1972)相综合,进一步提出“企业所有者”就是那些投资于企业专用性资产并享有剩余索取权的人(Alchian&Woodward,1987),即企业所有权是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统一。沿着这一思路,国内外有3个方面的代表。一些学者认为资本家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资本雇用劳动”;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应该实行利益相关者(“下赌注者”)共同治理,分享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企业资本合约产权合约主体合约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非人力资本产权企业家(经营者)企业职工(生产者)资本家(非人力资本)没有资本,何来发展?没有产权,为什么要发展?没有主体,谁来发展? 企业要素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非人力资本相对人力资本更具有专用性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非人力资本拥有人力资本拥有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共同拥有企业最优所有权安排是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拥有所有权,从而使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达到最大程度的对应,“外部性”最小,企业总价值最大。人力资本相对于非人力资本更难退出企业 人力资本产权特征假设 人力资本产权特征 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对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影响 人力资本的团队特征与利益相关者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实践注:经理股票期权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则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金融工具 经理股票期权的演进和前沿自1952年美国pfizer公司推出第一个经理股票期权后,这一理论不断地被实践修正而得到发展,其实质也是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实践的完善过程 经理股票期权的演进 美国收入最高的10位公司总裁(收入单位:百万美元,1998)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方案 股票期权方案设计程序框图 股票期权在中国的实践我国最早推行期股期权的企业在深圳上市公司深万科(1993)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和试行国有企业期股期权激励的地区是上海市(1994) 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轮廓 人力资本作用的提高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与企业理论的发展 研究结论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决定了人们对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人力资本产权属性的认识,逐步产生了全新界定人力资本产权的要求,引发了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当人力资本价值提高引发的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能够补偿制度变迁的损失,而且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时,制度变迁将成为现实人力资本产权个人归属要求的实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已成为企业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物质资本所有者独享剩余的企业合约正向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享剩余方向转变不是因为所有者天然成为企业家(古典企业),而是因为企业家作用的至关重要使其必须成为所有者(后现代企业) 问题与思考人力资本承担风险能力的研究人力资本治理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人力资本治理下企业的资本形成方式和融资制度的研究人力资本成为核心要素条件下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结合方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美]明塞尔:张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魏杰:企业前沿问题——现代企业管理方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9月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4月张迎维: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8月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7月张军:人力资本与要素分配内容、理论与实现机制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2期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丁栋虹:论企业分析的四维理论模式财经研究2002年第1期杨瑞龙、周业安: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王皓、方齐云:现代企业家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5期符正平:西方企业理论研究中的三大科学研究纲领1998年第3期陆维杰: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杨其静: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意义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刘小云: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兰玉杰、陈晓剑:企业人才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兰玉杰、陈晓剑: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Becker,GaryS.,1960“AnEconomicAnalysisofFertility”.InAnsleyCoaleetal.,DemographicandEconomicChangeinDevelopedCountries.TheUniversity-NationalBureauCommitteeforEconomic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Cameron,S.V.andJ.Heckman,1991,“TheNonequivalenceofHighSchoolEquivalents”.Universityofchicago.RaghuramG.RajanandLuigiZingales,1987,“TheInfluenceoftheFinancialRevolutionontheNatureofFirms”.NBERWorkingPaper8177,March.Jensen,MichaelandMeckling,William,1976,“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CapitalStructur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3:305-60. 相关网站www.cec.globalsources.comFinance.sina.com.cnwww.chinakm.comwww.denglongmen.comwww.bjkp.gov.cnwww.globalexecutive.com.cnwww.people.com.cnwww.cnnobel.comccer.pku.edu.cnwww.cjol.comwww.tjhrd.com…… 近期出版的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 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朱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李忠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焦斌龙2000年5月经济出版社企业绩效的人力资源整合罗瑾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赵秋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王金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4月人力资本与企业制度创新胡静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谢德仁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 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