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第三讲

大学语文复习第三讲

ID:40168545

大小:397.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7-24

大学语文复习第三讲_第1页
大学语文复习第三讲_第2页
大学语文复习第三讲_第3页
大学语文复习第三讲_第4页
大学语文复习第三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复习第三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唐宋文一、概述1、唐宋八大家:韩、柳、欧、三苏、王、曾2、中唐古文运动古文: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A文以明道;B不平则鸣;C词必己出3、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理论主张:诗文应有教化美刺功能;文道合一;推崇杜诗韩文;倡导简朴平易,文从字顺。准备期:王禹偁强调“文从字顺”蓬勃发展期:欧阳修提出系统的文学主张繁盛期:苏轼等人的创作。欧阳修等人的创作。4、唐宋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二、韩愈《张中丞传后叙》1.韩愈的朝代、字号、主要文学成就、文学主张、作品集、代表作。2.“后叙”的含义。3.以议论为主,叙议结合。议论与叙事并重:4、人物形象:三、柳宗元

2、《始得西山宴游记》1.柳宗元的朝代、字号、主要文学成就、文学主张、作品集、代表作。2.借题发挥的表达方式。借题发挥,寓情于景。在记叙游览西山的经过是,突出在游览中获得精神感悟的同时,作者以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相映照,写山水即写自己,明写“不与培为类”的特立的西山,实则是自己高尚人格与品德的写照,从而使游记具有深刻的内涵。3、《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如何以“始得”二字结构修全篇的?答:“始得”二字贯穿全文,文中五次强调“始得”:“未始知”、“始指异之”、“然后知”、“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为了突出“始得”,作者采用曲折入题的手法,先写自己以前游览众山的情形,为

3、后游西山作铺垫,同时将西山与众山的高下作对比,通过侧面烘托和对比突出了西山的与众不同,进一步强调了“始得”,表现了自己的感悟。作者之所以强调“始得”,目的在于突出西山之景是永州最美的,游览永州胜景是从“始得”西山开始的,更主要的是自己精神上真正地得到了解脱。四、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1.欧阳修的朝代、字号、主要文学成就、文学主张、作品集、代表作。2、本文的论点: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3、论证方法:对比论证。4、警句识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苏轼《前赤壁赋》1.文章通

4、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乐——悲——喜”的情感线索。文章通过泛舟江上、扣舷而歌和主客问答三个场景,表现了作者从乐到悲、转悲为喜的感情变化过程:先写泛舟的超然之乐,再写由哀婉洞箫声对历史兴亡的凭吊,跌入对人生闷抒发,最后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变悲为喜,尽欢而散。非常真实地写出了作者在谪居时于苦闷中求解脱的思想。3、主客问答的表现方式。赋的传统表达方式,也叫抑客伸主。其实,主客双方对人生的看法,都是作者的自制独白,是其思想上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5、最终,他以旷达乐观之“我”战胜了“人生如寄”之下,表现了一种健康的思想情怀。4、景、情、理的有机结合。文章虽以记游写起,首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秋江浩阔,月夜泛舟,举酒诵诗,流露出作者欣愉的畅游之情,激发了其阔大的胸襟,寓情景,景中含情。第二段通过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的描绘,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为下文怀古伤今的悲情作了铺垫。第三段,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凭吊,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即景抒情,缘情生议。第四段,苏子关于水和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直接抒情自然过渡到说理上来。由情入理,以理达情。总之,这篇散文赋以水、月为

6、贯穿始终的主线,巧妙地将抒情、议论处于优美的诗情画意之中,使全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背诵P13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段。6、试析苏轼《前赤壁赋》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手法。答:情感内涵:(1)旷达、超然,不为环境所屈;(2)用老庄哲学来抵消和化解其在政治上的不幸。艺术手法:(1)作者艺术手法高超,把情、景、理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还有月下泛舟纵饮,无不让人心驰神往。作者毫不费力地将我们引进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主客对话,含有浓厚的哲学意味,而语言却充满艺术性,富有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并同感情的变化紧密结合,行文波澜起伏。(2)在体

7、裁上,作者它突破了传统赋文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模式,注入了更多的散文因素,尤显流畅自如。第六章中国古代戏曲第一节概述一、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源流原始社会的祭祀歌舞;先秦的“俳优”、“弄人”、“倡优”;汉代的“百戏”(角抵戏与歌舞戏)唐代歌舞(参军戏)宋代戏曲形成:杂剧北宋辽金:金院本南北两宋之交:南戏二、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征1、综合性2、写意性3、技艺性三、元杂剧体制与代表性作家作品元杂剧剧本:曲文唱词、宾白、科范。元杂剧角色分工: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元杂剧的发展:初期:历史剧:《单刀会》、《赵氏孤儿》、《梧桐雨》、《汉宫秋》社会剧:《窦娥冤》、《秋胡

8、戏妻》、《潇湘夜雨》等公案绿林剧:《鲁斋郎》等婚恋剧:《墙头马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