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讲老庄与道家文化

大学语文第三讲老庄与道家文化

ID:42902860

大小:420.31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9-25

大学语文第三讲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1页
大学语文第三讲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2页
大学语文第三讲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3页
大学语文第三讲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4页
大学语文第三讲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第三讲老庄与道家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第三讲老庄与道家文化一、老子其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张守节正义:朱韬玉札及神仙传云: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时人。李母八十一年而生,又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又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又上元经云: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

2、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貎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隐君子也。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予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

3、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己。’”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老子五千言,确是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其中充满了对于人生体验富有启发性的观念。二、老子的思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62、可以用言词表达

4、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的名,就不是常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但不同名称,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髙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无为:顺其自然,不妄为。不言: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言,指政教号令。

5、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66圣人: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认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的生活,鄙弃名教,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甚至包括伦常规范在内)。钱钟书:老子所谓“圣”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管锥篇》第二册421页)68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声互相和调,

6、前和后互相随顺,这是永远如此的。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陈鼓应:69: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因此引起无休止的言辩纷争。有道的人却不恣意行事,不播弄造作,超越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教。在一个社会生活上,老子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7、“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解一己占有的冲动。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占有欲的无限扩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弱其志:释德清:小人鸡鸣而起,孳孳为利,君子鸡鸣而起,孳孳为名,此强志也。又曰:不起奔竞之志,其志自弱,故曰弱其志。译文:不标榜贤才异能,使人民不争功名;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人民不被惑乱。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净化人民的心思,满

8、足人民的安饱,减损人民的心志,增强人民的体魄,常使人民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事物,就没有不上轨道的。名利使人争夺,竞起诈伪之心,引起社会不安定。解决之道,一方面给人民适度的安饱,另一方面,净化他们的贪心,削减他们攘夺的欲念。所谓无知,并不是实行愚民政策,而是消解巧伪的心智,所谓无欲,并不是要消灭自然的本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