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游戏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ID:39891721

大小:22.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大学生网络游戏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_第1页
大学生网络游戏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_第2页
大学生网络游戏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_第3页
大学生网络游戏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游戏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网络游戏已成为大学生们身份认同及心理满足的一种存在和情境。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游戏群体痴迷网络游戏成瘾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危害,找出做好这类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对策,从而真正把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网络游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高度重视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大学生中沉迷网络游戏者(俗称网络游戏“玩家”)就是这些网络虚拟群体中重要的一部分。找出大学生网络游戏群体痴迷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原因及解决对策,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这样一个

2、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的现状  广义上说,网络游戏是指人们通过计算机组成的网络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合作、联络等活动,主要有网上聊天、电子邮件(E-mail)、网络文学、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络浏览……,而通常意义的网络游戏则是狭义的网络游戏,是指人们通过网络玩游戏。现在的网络游戏十分多,如反恐精英、帝国时代、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地球帝国、疯狂坦克Ⅱ、金山游侠等,由于有着众多的青年人参与到网络游戏中来,仅国内Internet上就有几百家游戏网站,如网大游戏网、久久游戏网、天虎游戏、中国专业游戏

3、网、模拟天堂、中国游戏互动中心等等。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趋势下,各个国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统一到“地球村”之中,世界各国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互动也不断增强,国际间网络游戏也同样箭步如飞地发展、壮大。  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会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任何时候,青年人都是响应流行最积极的群体。在当今网络时代,“网上冲浪”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游戏尤其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钟爱和嗜好。成都某高校的一个大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戏

4、;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这位大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玩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目前,有不少中国年轻人像这位大学生一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后,发现自己身心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人数已达700万至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岁左右的青年大学生。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

5、群体出现的多方面原因  1.网络游戏与青年大学生真正实现自我的愿望相吻合  网络游戏是在一种虚拟环境中进行的。现实中的网络游戏爱好者从物理真实世界进入网络虚拟世界,在虚拟的、想象的自我构造中,表达了这些网络游戏“玩家”探索另一个新的“自我”身份的愿景。网络的虚拟性,其本质是人改变自己欲望的体现,只不过这是一种虚幻的体现,不是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奋斗,而是被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所代替。  可以说,在这个网络游戏世界里,所有的故事情节、所有的事件,都由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自行设计安排,没有人限制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你所创造的人物中,“玩家”

6、可以赋予他们一种性别、一些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在自我的呈现之中建构各种自我。在这种网络游戏中,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所体验到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它可以和你的现实生活完全地颠倒过来,能让你尝试另一种个性,张扬一种与现实背道而驰的个性,正是它的虚拟性才有机会塑造另一个自我。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进入网络世界后注定能够通过联结许多虚拟世界而创造一个新的“自我”。  2.网络游戏与青年大学生的叛逆心理相吻合  热衷于网络游戏的是这样一群人:学生、孩子,然而,对网络游戏进行挞伐的则是与之完全相对的一批人:教师、家长。显而易见,纠结于网络游戏交锋的

7、双方是这样两个互为反义的语义集合:领属者与从属者。在与领属者的对等关系中,从属者是经验上的弱势群体,谦卑、领受、遵从与驯服弥漫了主体的全部日常经验,可以说从属者的主体性是严重散乱缺失的。于是,主体性的失衡既然在秩序甚或程序里得不到平衡,那么从属者就只能求助于反秩序的程式——利用学习、休息时间上网玩“联众”,趁老师、父母不备去网吧打“CS”,甚至玩一种用十八般武器痛打老师、教授的网络游戏。  从属者在抵抗规范的游戏事件里消耗了体能、精力,得到了身体的发泄和快感,同时更因为对社会关系等级十足的破坏而完成了对领属者意识形态的成功逃离,从而获得重

8、拾主体性的满足。这种快感与满足是由身而心的,在意趣上接近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因此,它体现了一种人本的诉求,恰如一位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所说:“游戏本身包含有许多颠覆的味道,这让人身心畅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