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80539
大小:350.81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09
《让课程建设成为自觉的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课程建设成为自觉的行为报告单位: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报告人:高屹日期:2008年4月27日一、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自觉的思考与实践“自觉”:行为的主体认识到应该如此而付诸实践的认识和行为。二、课程建设的历史文化背景一百零七年历史毛泽东主席题词“青锋”江泽民主席寄语“四个模范”一百三十五位地下党员、三位革命先烈三十九人次院士三万多名毕业生在全国甚至全球发挥作用三、课程建设的基础校园基本特色:营造宽松环境、注重个性发展、践行人格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在全市甚至全国领先的五项特色:篮球、交响乐、美育、环境科技、国
2、防教育三、课程建设的基础已形成系列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校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戏剧节、双语日、“南苑讲坛”、各类社会考察活动新特色项目的形成:学生社团、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四、南模课程创建的传统与现实20世纪:1903年由沈叔逵校长开设了音乐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学习西洋的乐理知识,还编演有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生活的话剧,这堪称我国最早的音乐课程。从40年代起,南模就用英语教数学、物理和化学,从现有的档案资料看,很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双语课”。80年代起开设“美育”课程,内容包括美学、艺术鉴赏和礼仪基础。90年代起
3、:五项特色的教育内容相继进入课堂。四、南模课程创建的传统与现实21世纪:2003年:构建研究型课程“逆向式”运行机制。2006年:构建以教师团队智能为基础的拓展型课程运行机制。五、对学校发展阶段的认识学校发展的三个层面层面一:以学科成绩为支撑的办学层面二:以某些特色为支撑的办学层面三:以课程创造为支撑的办学六、课程建设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两大目标:育人目标:创建一个美好的环境,把南苑学子培养成为“四个模范”式的优秀学生;办学目标:通过开创性的工作,把南模办成学习型、温馨型、数字化、国际化的现代学校。六、课程建设与组
4、织目标的关系一方面: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解放学校的主体性,学校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学校文化特色,达成学校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学校有必要也有一定的能力根据本校的组织目标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和再开发,创造性地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积极主动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七、课程建设与组织行为的关系课程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落实培养目标,支撑办学行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载体;课程是创建学校特色、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载体。一言以蔽之:课程建
5、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八、课程建设的学习体会(一)建立共同的课程观1、公共品质和个人经验——对课程理念的全面理解(1)”三型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和由国家、地方、学校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公共品质”和“个人经验”相结合的鲜明特色。《课改方案》中连续的“赋予性”的动作描述:(为学生)“确立”、“树立”、“关注”、“培养”、“拓展”、“完善”、“营造”等,都体现出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公共事件,有着共同的选择性和目标;不同的课程在育人目标上,具有鲜明的公共品质。八、课程建设的学习体会(2)、学生在“
6、形成”、“体验”、“感悟”、“建构”、“丰富”、“实现”等一系列的动作中构建他们“自己的”学习课程,获得非常个别性的学习效果。课程与学生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表现出鲜明的个人经验特性。八、课程建设的学习体会(3)课程建设中就也应充分体现出“公共品质”和“个人经验品质”的特点。课程构建就是要求把学生当作主体看待,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人生体验的过程。课程构建就要表现出体验性、过程性、不可还原性等特点,强调过程与目的的统一,是一种对生活意义和价值主动探索的“心路历程”。八、课程建设的学习体会2、民
7、族价值和普世价值——对课程目标的科学把握(1)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具体到教育领域,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的不同追求上。在今日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中国教育也开始面向现实,自觉地站在世界的制高点审视自己,在扬弃中借鉴他人,提出属于自己的课程建设目标。八、课程建设的学习体会(2)我们要对课程及其目标有一个科学把握:民族传统文化对课程目标的影响及在国际开放背景下对课程目标的把握。既重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又指出“理解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善于汲取多元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8、”;既提出世界认同的价值要求,具有民主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又对学生明确提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八、课程建设的学习体会既强调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热爱集体”、“热爱家乡”,具有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又专条列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既提出“敬业精神”,又提出“职业意识”……在学业要求方面,则先提出掌握(有定语限制的)“双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