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28321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5
《红沙(砂)梁村史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沙(砂)梁村史简介 定边县安边镇红砂梁村,座落在一个方园约为四平方公里的小山梁上,因其地表为土,地下为红砂石而得名。村子东面与南面是当地著名的内流河——“八里河”灌区小平原,也是当地重点粮油产区。村西是盐碱地,不足一里有世界驰名的万里长城南北横亘墙墩依然,雄踞塞上。长城旧址的西侧是著名的三边之一——安边镇。307国道穿街而过,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派繁荣景象。历史上村子四周多为低洼盐碱地,地薄人少,直到1842年8月,连降暴雨七昼夜,山洪泛滥,村东南地带一片汪洋,退洪之后,泥土沉积,昔日盐碱
2、滩成了一马平川的良田沃土。后经多年一再沉积,村子成了现在与四周几近齐平模样。由于地理环境村东南是良田,西部是盐碱地,村北又是半沙漠地带的林土草地。所以村民仍以事农为生,林牧结合。除此之外,地下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红砂石料供修路建筑之用,给村民带来了一定的收益,现名红沙梁。 据记载,村子的人脉最早起源于钟姓,当时榆林清泉乡钟姓叔侄于清乾隆末年,从榆林迁出后,其叔几经周折定居钟坬,其侄钟天佐几度变更,先至安边罗峁子村,后二世定居安边镇至三世人钟有仁、钟有录兄弟俩置田购地,四世人钟占魁才定居现在的红砂梁村
3、。初时村子仅钟姓九人,洪水淹过变成良田后又有外姓不断迁入。现在村子三百多人中,钟姓130多人,外姓王、吕、拓、岳、葛等十余姓有170多人。 村子目前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然村民勤劳、务实、自强不息,努力改变着自然条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村子里原有的“红砂梁小学”后迁至邻村更名“东园则小学”培育出不少人才,且绝大多数出自钟姓,如六十年代大队里第一个参加银行工作的经济师钟文贵;第一个任教的老教师钟文忠;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现任中型企业厂长兼书记(正团级)的钟文福(后改名钟峰);第一个参军后在部队任正县团级,
4、后转地方后任地方县团级的钟文发;第一个出国援外的建筑师钟文智等人。目前,出自该校的后起之秀人才济济。红砂梁人杰地灵,是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好地方。 钟文福 钟文贵 二〇〇六年五月【海口村史系列】“千年积淀”林市村从海口市区沿琼文公路向东南方向行驶28公里到达美兰区演丰镇;另一线路从海口市区沿海文高速向东北向驶行驶25公
5、里到达美兰区演丰镇,再从演丰镇沿着柏油大路左拐往东北方向行驶6公里,到达曲口墟,再从曲口墟沿水泥大路往左拐往西北方向行驶2.5公里,缘荫深处有个美如仙境的古村,这就是林市村。 林市村位于美兰区演丰镇西北部,坐落于东寨港边,是边海村委会14个自然村之一。该村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村,又是远近有名的华侨村,更是海南较早支持革命建立党的组织的村庄之一。2005年10月,该村以文明生态村作为综合创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效显著,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村民经济收入以海水捕捞、养殖和第三产业为
6、主。村庄由来林市村原名儒林村,是取读书人之义而得名。后因明朝万历年间琼州发生大地震后,地域发生了变化,陆地变成海,形成一个内陆小港口,而且有古村道(当地人称官道)通往儒林村前龙尾头码头(石桥),直通东南亚各国,此地渐成商埠,因而易名林市村。家族历史陈姓是林市村大姓族。陈姓又分三个派系,族谱失传。据陈姓老者述说,陈姓最大家族是陈家大院。陈家大家族居住林市村先祖派为宝,即宝、贵、如、嘉、玉、文、明,嫡传至今已七世,约二百年。二百年前,陈家先祖陈宝思先在林市上村建起3间大宅、6间横宅,如今已破败。陈贵仁、陈贵
7、福、陈贵如就出生在祖屋里。陈贵仁长大后,就跟饶昭聪、林树华一块去越南。陈贵仁闯南洋成功后,就在家乡祖屋的下边建起5间大屋,即现在的陈家大院。陈贵福在家乡做生意,也跑南洋,发财后在林市下村建起陈家大院。如今破败无堪。陈贵福还捐资200光银建起龙尾头简易码头(石桥)方便村民出洋和赶集。还捐资兴办了儒林小学。据陈家石碑记载,现立于原儒林小学操场旁,碑文上记述,民国廿十七冬日寇侵琼大肆杀戮,人心惶惧,或行船以谋生,或离乡、或存亡……莫如演丰乡儒林村陈家一门6人之惨也。行船谋生在安铺湾遭日寇烧船投海而殁……石碑记
8、载的是陈贵如一家直系。而那次在船上遭日寇烧船而亡的还有陈贵仁直系陈嘉谟一家3位亲人。2010年,陈家大家族历经200多年的世代繁衍,如今子孙满堂。陈贵仁直系如今发展到玉字派有9大户、70多人,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当教师、政府部门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有3大户在家捕鱼,养殖业。陈贵福直系如今发展到玉字派的有7户、35人。此大户家族出了1个国民党陈嘉绣将军和1个国民党兵即陈如安。陈如安的子女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到株连,多数子女在家务渔,仅有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