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与德国经济学的财政思想

李斯特与德国经济学的财政思想

ID:39485190

大小:503.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7-04

李斯特与德国经济学的财政思想_第1页
李斯特与德国经济学的财政思想_第2页
李斯特与德国经济学的财政思想_第3页
李斯特与德国经济学的财政思想_第4页
李斯特与德国经济学的财政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斯特与德国经济学的财政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德国历史学派的财税思想一、德国历史学派概述二、李斯特的财税思想三、史泰因的财税思想四、瓦格纳的社会政策财税思想7/14/2021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第一节 德国历史学派概述一、德国历史学派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占主流的经济学流派。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反对古典经济学派的抽象法和对经济的孤立研究,代表当时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背景:19世纪初,德国刚刚起步走上工业发展的道路,政治上四分五裂。古典经济学派的传统经济理论,不适合德国的情况。7/14/2021

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二、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19世纪初期,先驱:李斯特历史学派分新旧两派:19世纪40-60年代旧历史学派三巨头:W.罗雪尔、B.希尔德布兰德、K.克尼斯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G.von施穆勒、史泰因、A.瓦格纳7/14/202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第二节 李斯特的财税思想(G.F.List,1789~1846),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创始人,历史学派的先驱。出身于一皮革匠家庭,主张自由主义的政治改革,屡遭封建势力迫害。1825年被迫流亡美国,1832年作为美国政府驻莱

3、比锡领事返回德国,参加了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活动。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成为保护关税派的重要思想武器。1846年因贫病交迫而自杀。7/14/202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立场———政治经济学必须为本国国民经济的形成提供理论武器。早年是斯密的信徒,到美国后经济思想发生变化,1827年发表专著《政治经济学大纲》,反对自由贸易。183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1841年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代表作,提出了生产力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学说。7/14/20215中南财

4、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一、主要经济观点1、用国民经济学挑战斯密的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后者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是英国的经济学;而德国必须建立适合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反对“个人主义”经济学,批评那种关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自然可以实现社会利益的观点,指出,个人只考虑眼前利益,很少为后几代人或全社会的利益着想。认为有很多任务“只有借助于社会的力量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国家必须对个人自由加以限制。7/14/2021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2、除“价值理论”外,还应有“生产力理论”前者从个人劳动分

5、析入手,以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主张自由放任。后者分析一国总体生产力;以政治与经济、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民族与世界等关系及其综合为考察对象;主张国家干预经济。7/14/2021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3、从生产力理论出发,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强调国民经济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发展分五阶段:①狩猎部落时期;②畜牧业公社时期;③农业共同体时期;④农工业国家时期;⑤农工商业国家时期。认为19世纪40年代只有英国是处于第五时期,而普鲁士德国和美国则处于第四时期,必须向“正常

6、国民经济秩序”的第五时期发展。7/14/2021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4、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政策英国:14世纪以养羊业为主,实行自由贸易;后来毛纺业发展,实行保护主义;产业革命后又搞自由贸易。“处于第四时期之国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否则,如同让一个幼儿和一个成人去角斗一样”。——西方经济学中“幼稚工业”论的发端。7/14/2021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5、强调创造财富之生产力远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国家对于物质资产势必多少有所牺牲和放弃,借以获致文化、技术和协作生产的力量;就是说,必须牺牲些眼前利益,使将

7、来的利益获得保障”;“保护关税如果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由此使国家不但在物质财富的量上获得无限增进,而且一旦发生战事,可以保有工业的独立地位”。————《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私人经济的简单总和。认为创造财富的诸生产力,必须要有国家规模的分工和诸生产力的协作与结合,只有在国民经济整体中,农、工、商相互协调、均衡的场合,才能使一个不发达的国家有保障地达到“正常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7/14/2021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6、提出精神劳动也是生产

8、性劳动指责斯密只强调体力劳动而不承认精神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认为生产力是多因素(包括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的组合。以立法为例,“任何法律或公法上的决定,对于国家的生产力的增减或多或少总是有些影响的”,“法律和制度虽然不直接生产价值,但它们是生产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1961年版,第123、127页。特别重视教育对培养生产力的作用。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品质,为民族提供了“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