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60831
大小:9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6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15散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 散文二篇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积累“兴味、蔓延、威势、濒临、震颤、俯瞰”等词语。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3.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过程与方法1.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文章要表现的主旨。2.朗读、批注、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辩证地理解作品内涵及作者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2.激发学生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课文的思路
2、,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难点1.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2.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一条小溪从雪山发源,流入大海。)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
3、,来感知作者是如何理解生命的。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8作者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2.背景资料《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3.知识链接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
4、、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属性,二是散文属性。4.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臼齿(jiù)茸毛(róng)蔓延(màn)凋谢(diāo)洗涤(dí)(2)词语释义臼齿: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颌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茸毛:身体表面或某些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蔓延:意思是如蔓草滋生,连绵不断。引申为延伸,扩展。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也可以指老年人去世。三、合作探究(一)初读
5、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答案示例:作者先是感悟到生命的易逝,一个人拥有的一切包括青春、健康甚至器官都可能失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作者又感悟到生命的永久,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个体的生命终将以新的形式永久存在。这些感悟看似矛盾,其实是不矛盾的。就个体而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体而言,它又是延绵不绝的,永久存在的。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第二部分(2-4):正面论述“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第2段:以小
6、草和牛犊为例,论说生命的神奇,是从外在现象来说。第3段:论说生命本体的流转,着眼于生命的内部特征。第4段:转到议论现实,批判暴君,赞美永久的生命。)第三部分(5):高度赞美生命的永恒。(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如何理解“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8答案示例:“凋谢”指个体生命陨灭,“不朽”指生命现象永存。何以成为奇迹?指个体生命与生命集合体在易逝与永存方面相差甚大,却又都是生命,这令人惊奇;也指“凋谢”和“不朽”本来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协奏曲,让人慨叹。2.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
7、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示例: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1)个人生命不像
8、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2)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3)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答案示例:(1)对比。“生命”和“衬衣”相对比,突出表现了“智者对此也无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