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87810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0
《重庆“最富黑老大”外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最富黑老大”外传或许一个地理意义之外的阐释,更容易厘清重庆的“上半城”与“下半城”,这是老重庆心里特有的名词。重庆建在山上。上半城重庆是解放碑的CBD,勾勒出天际线的高尚住宅,夜总会的芝华士和傍着LV的商场,云集世界繁华;下半城重庆是熙熙攘攘的码头,棚户区,裁缝店,过气的录像厅,年深岁久,过往船只的鸣笛声长得像是一场古老的催眠。上下半城落差高达68米。权力和财富扶摇直上,削尖了脑袋往上半城挤;失权者与贫穷泥沙俱下,沉淀在下半城。这个城市总能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这种兴奋属于缺氧式的眩晕,不断爬坡上坎的人们总强迫或者迫不及待地向上看,雾霭沉沉,雾都因此得名。去年6月,风暴般的打黑
2、除恶专项斗争,搅动了“上半城”权力与财富的分层:8月,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被“双规”;12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原执行局局长乌小青在看守所上吊身亡,同月,北京律师李庄因涉嫌“教唆”被告龚刚模翻供被逮捕……此外,还有重庆“黑社会头子”陈明亮的事。“陈明亮是从大世界的套房里被抓的。”这句话已经成了每个重庆的出租车司机龙门阵的议题。大世界,那曾经是上半城财富与享乐的象征。2009年5月,企业家陈明亮在大世界的套房里被警方带走,和他一起被押上囚车的,包括一个毒贩子和一个劳改释放人员。修表匠的儿子1983年,大儿子出生不久,老婆就和陈明亮闹离婚。那时候他还只是菜园坝火车站倒卖国产香烟的小贩,典型
3、的下城泥腿子。老婆嫌陈明亮太穷,离婚时几乎把家搬空,被盖也卷走了。那个日后成为“黑老大”的商人陈明亮,1957年出生在重庆老城渝中区石板坡上一栋两层楼的木房子里。一家六口人,爹妈和四姐弟,陈明亮排行老三。那年重庆府的人口已经有1000万,84%是沉甸甸的农业大军,额外16%的城里人都拖儿带女住在这样局促的木屋或者砖瓦房里,众星拱月地仰望着“上半城”的解放碑——这座失势的川东城市里,七丈七尺高的“人民解放纪念碑”是全市的制高点。父母是长江仪表厂的工人。退休后很长一段时间,父亲还在修钢笔和手表补贴家用。从出生到念书再到参加第一份工作,陈明亮的生活轨迹没有迈出渝中区七星岗街道的地盘。读到小学
4、二年级就遇上“文革”,一直停课到初一,大把读书的时间荒芜了,高中也没读好。很多年后,二姐回忆起这时的弟弟,尽管调皮,但“政治思想好”,他反对女同志穿裙子,跟女生说话,脸也会憋得通红。1977年,陈明亮高中毕业,子承父业进了长江仪表厂,那是长江索道边上一个国营的小厂子。这里,车工陈明亮认识了师兄马当。马当也是七星岗街道的待业青年,其时也一穷二白。那时陈与马纯属泛泛之交。至于30年后,两人穿着橙黄色的囚服,以黑社会一、二号头目的身份在法庭相见的场景,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力。没干两三年,长江仪表厂开始向市场经济看齐,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停薪留职”。陈明亮属于下海的头一拨人。出来后,他先是东拼西
5、凑,在长江大桥南桥头搞了个桥头火锅,然后又搞百货、批发香烟。一去两年。小生意人的日子平淡如水,那些漫长的年头,似乎就是某个搬运货物大汗涔涔的下午。1983年,大儿子出生不久,老婆就和陈明亮闹离婚。那时候他还只是菜园坝火车站倒卖国产香烟的小贩,典型的下城泥腿子。老婆嫌陈明亮太穷,离婚时几乎把家搬空,被盖也卷走了。大儿子18岁那年生母过世,已经成为亿万富翁的陈明亮说起这件往事,生平惟一一次在儿子面前掉了泪。先富起来的万元户之后,丢掉铁饭碗的陈明亮跟着浩浩荡荡的农民工们南下。别人打工,他去深圳做百货生意。那是深圳创办特区后勇往直前的80年代。传说他在深圳捞下了第一桶金。一年后,他回到重庆,这
6、个城市空气里已经浮动着改革开放蠢蠢欲动的声响。市区里到处是施工队盖房子的叮呤当啷声;石子路上,解放牌汽车幸福而自得地响着大喇叭;麻将声依旧。在七星岗中山一路,陈明亮租下了重庆市干果公司的一个小门面,取名宏大电工器材商店,主要经营机床配件和机电产品。这是他给重庆市干果公司总采购员之女左保书留下的好印象:平头,瘦高个子,早上七点开门,晚上十点关门,成天骑个摩托车,日晒雨淋的,爱开玩笑。而那个之后被称为“黑老大女人”的左保书,当时还留着大辫子,有七分姿色和三分泼辣,这倒符合下半城对于重庆妹的看法。于是左保书便与陈明亮合伙做生意,遂结婚。分工基本如此:陈明亮干体力活,左保书出面,去银行贷款,去
7、要指标。那时的一切都在被计划,工作,柴米油盐,以及一种叫的确良的布料。要进货,就得拿到重庆机电厂等国营企业的计划指标证。年轻的重庆姑娘左保书在企业供销科守着陪笑、诉苦直至最终抹眼泪,别人一心软,就把指标给了她,这个办法被屡试不爽。计划价格购入的机电拿到自由市场去卖,一转手就是很高的利润。1985年的重庆还没有“回扣”一说,请企业客户吃顿饭、买张回程的车票,客源便稳定了。左保书记得那年夏天,重庆的最大钞票面额不过五十元、当地干部还在以十位数领着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