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 教学设计

鸟 教学设计

ID:38842346

大小:17.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鸟 教学设计_第1页
鸟 教学设计_第2页
鸟 教学设计_第3页
鸟 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鸟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鸟梁实秋【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和文章脉络。2.品读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梁实秋散文的独特魅力。3.体会作者爱鸟、爱自然的情怀,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由鸟及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教学重难点】1、品读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汉语的深厚功力。2、理解作者对鸟的“爱”和“悲”,由鸟及人、对社会中与鸟类似的某些人、某些现象的思考,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教学过程】一、导入:诗经中有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这说明中国人在很早之前就将鸟写进了诗歌当中。大家还能不能背诵一些其他关于鸟的古诗?(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幅幅如此恬静悠闲的图画,都因为加入了鸟语而生动极致,画中流动着一脉淙淙如溪流的野趣,令人回味。的确,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鸟儿总是啼啭在诗情与画意里,小鸟也从此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今天我们来认识的这位作家叫梁实秋,他可是一位能和鲁迅先生执笔论战的大文豪,他也同样爱鸟,但他的爱相比起那些文人

3、来,似乎又有另外一种情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梁实秋《鸟》的世界,想想作者在表达爱鸟情感的同时,是否另有深意。二、结构梳理,整体感知 1、默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我爱鸟。) ——作用:统领全文,表明了作者爱鸟的情感。(2)作者围绕着对鸟的爱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原句+概括)【2段:笼中的鸟那羽翮不整,蜷伏不动失去自由(苦闷的爱)3段:爱清晨清脆嘹亮、圆润和谐的鸟鸣,及夜晚那一声急似一声的凄绝(声音)4段:爱鸟俊俏优美、玲珑饱满的外形5段:爱得单纯,不存任何幻想。

4、6段:战栗抖擞、孤苦伶仃寒风中的鸟(悲苦的爱)7段:而现今,鸟的跳荡和悦鸣越来越少,偶见笼中鸟而不忍心看。】2、从刚刚概括的内容中,我们似乎发现作者对鸟的情感并不单一,思考作者对鸟的情感有几种:【喜爱——声音、外形、单纯不抱幻想(1、3、4、5)苦闷、悲苦——笼中鸟、风中鸟(2、6、7)】三、双线并行,领悟内涵1、找出作者对于鸟的三种情感后,我们能得出本文的情感线索吗?(明确:情感线索:苦闷——喜爱——悲苦(引导学生体会苦闷和悲苦是两种不同的感情,苦闷更多的是怜悯,对笼中鸟虽饮啄无忧但失去自由的怜

5、悯,寒风中濒死的鸟其悲苦的命运让作者感同身受,心觉悲苦。)由情感线索进一步得出相应的逻辑线索:自由之失——生命之美——本真之思)2、而逻辑线索,正是这一文本的多重内涵。如何理解这三个内涵?请同学们自选一个角度,在文中寻找相应的内容,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明确:A、【自由之失和生命之美】文章开篇就写到胳膊上的鹰和笼子中的鸟,变成供人娱乐的玩物,失去自由的他们不再有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魅力。而文末再次提到“囚在笼里的鸟儿”呼应开头,进一步强化对自由的呼唤,“令人触目”“我不忍看”。这样的鸟,因为不自由

6、而苦闷,失去了作为鸟的本质(他们已经变为家禽),失去了自由生命的快乐和美丽。B、而【本真之思】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重头戏,【提示学生:作者开篇就说“我爱鸟”,但前面写了爱鸟的形体声音后就可直接结束,最后一段结束全文就首尾圆合了,为什么不到此为止?为什么5段还写到文化概念与真实杜鹃的差别,6段写了带给人悲苦的冬天的鸟?这两段文字还有什么样的深意?与前面的爱矛盾吗?】学生易答道:两种都是爱,并且是理性的爱,由浅入深的爱,前四节写了爱鸟的形体、声音等,是表面的浅层的爱;而后两节诉说对鸟儿悲苦的同情,更

7、像是一种怜爱。【补充材料】材料一:梁实秋,作家、文学评论家、学者、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等。 材料二:梁实秋自己嘴上常常挂着阿诺德的名言:“文学是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全体。”《雅舍小品》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材料三:他在新月文人圈里与徐志摩等人不甚相谐,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 (老师补充:——这就是作者希望守护生命本真,少一些文化重担和道德重担。作者说:“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作者爱

8、的是鸟的自然本真,无关人为附加的文化概念(典故传说等)甚至道德概念。比如“抓小鸡的雄鹰,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不会因为传统道德观念老鹰抓小鸡就讨厌老鹰,老鹰也是一种本真的鸟,当他抓猎物时,这种生命与美就征服了作者。杜鹃同理,典故不管多么诗意,都不会影响作者感受——它只是一只单纯的鸟。因此,而精神自由的同时,还要物质自足,第六段体现了作者作为诗人的细腻感觉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情跟鸟一样在寒风中漂泊无定、无家可归的人,贫苦人们连物质都不自足,就去追求精神自由,是本末倒置,满足了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