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28842
大小: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8
《新课程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邓玲摘要:新课标下,语文阅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教师在教学时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使语文阅读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关键词;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的文、史哲、经,学习和表达都要使用这个工具。①而在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又占有重要地位,在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中学生需要借助语文阅读去理解其他学科知识,任何一门课程的内容都离不开语文阅读的表现形式。如数
2、学、化学、政治等学科,据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起主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借助语文阅读能力去理解数学应用题,语文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数学成绩相对要高一些。一些中学生拿着一道应用题看了很长时间,但不知道这道数学题表达了什么?但当旁人分析给他听时,他又觉得非常简单。仅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作文部分也需要借助语文阅读对知识的吸收,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由此可见,语文阅读对于中学生学习其它科目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不是很理想,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普遍偏低。那么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什么问题?又需怎样来改进?一、重“知识点”,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部分地区受
3、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偏重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刻意搜寻知识点,并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老师认为其它知识与考试无关就没有必要讲。这样的教学把一篇完整的文章肢解得面目全非。学生除了死记硬背那些知识以外,有些甚至考了就忘了,其余的什么东西也没学到。这样就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二、强调主导,忽视主体。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
4、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②部分老师为了达到这种要求,他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当中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并按照:“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教师拨,学生转”的模式来进行教学。③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老师们想方设法的把学生限制在自已设计的问题当中来,有时学生思维稍微活跃一点,老师就把他们拉回到自已的思路上来。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具有独特的生活经验,同一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反映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妹妹。虽然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用了“老师问,学生答”和“老师拨,学生启”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仍然没有达到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三、重视分析课文,
5、轻视学生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模式:“注音—解词—作者简介—分段—中心思想—练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把一篇篇美文肢解成一道道练习题。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按这样的一条线索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知识点是面面俱到了,但在整堂课当中,只有老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讲得如痴如醉,但学生却百无聊赖,昏昏欲睡。老师辛辛苦苦讲了一节课,学生却一无所知。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兴趣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如果兴趣得不到激发,那么语文阅读效率也是得不到提高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认识到课本中知识点的重要性,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却轻视了学
6、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的感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至于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上来,只有被动的接受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由此可见,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每一位语文老师要达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就必须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坚持以老师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一、注重课前预习,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在预习课文之前,老师应该布置一些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去解答,这些问题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这样学生就
7、会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同时也充分调动了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即将要上的课文,老师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文中的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什么变化,同时从侧面反映了什么样的内容?3.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以及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4.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感想?针对不同的文章要提出不同的问题,切记提出千篇一律的问题,在预习中,还要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老师要求学生预习《七颗钻石》的时候,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