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改反思之我见

历史课改反思之我见

ID:38709008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历史课改反思之我见_第1页
历史课改反思之我见_第2页
历史课改反思之我见_第3页
历史课改反思之我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课改反思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课改反思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是顺应创新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什么要进行改革,这些都是课改后我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下面我将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历史课程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现代化的创新人才的需要,是为国家未来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是人类为生存而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创造自我的过程,是人类行为的轨迹,正是通过学习历史,人类才认识了自我,不断地改善自我并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鉴于历史如此重要的地位,我国对历史课程进行了改革,以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去感受历史,体

2、味历史,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悟出人生真谛,增强民族感、荣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信念,这或许也是课改的真正目的之所在。综观整个初中历史新版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新教材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在课程内容上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灵活性、科学性。如内容量大大缩小,而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了增强对学生视觉感官的刺激,新教材的设计比以前漂亮了,特别注重实物的展现而避免了过去那种一大段一大段抽象术语的枯燥描述。同时,新教材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史学观点,将最近

3、研究的史学成果、考古发现编入课本,让学生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总之,教材改革在总体上是进步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必须的。当然,新的教材必然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那种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再也不是被动的接受和为了分数而痛苦地死记硬背的过程,而应该是反思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发展历史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产生共鸣,通过主观的感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外显为力量。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怎样利用新教材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充分的、自由的、多元

4、的、和谐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事实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只有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要求,才可能在教育实践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和发展。其次,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专业素质。教师是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即使用频率最高

5、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是老师提高自己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历史,是一门与自然、社会、人类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历史老师肩负着学生德育工作的重大责任,因此他的人格和行为都要力求做学生的榜样,这就要求他们向着“完整型”的标准努力。第三,历史学习最终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调动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十分关键。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机,有了学习的动机,才有学习的积极

6、性,学生才肯动脑筋想问题,才会钻研、探究历史的深处。因此,教师要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在师生平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搜集、整理、探究、质疑去感受历史,悟出真理。在社会迅速转型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文知识相对忽视的总体形势下,更应该强调历史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要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要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突出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

7、能力的培养。而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当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新的教育方式也不断出现并取得一定成果,如“大众主义教育”、“对话中心的教学”、“发展性评价”、“问题情景教学”等,这些都是我国课改实行后在教育道路上的喜人收获。总之,课改任重而道远,课改的实施使广大教师面临机遇和挑战,它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同时也给每

8、一位教师以巨大的压力和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