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

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

ID:38535833

大小:1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_第1页
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_第2页
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_第3页
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_第4页
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移项课型:新授课教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且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本节课要通过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观察、归纳得出移项法则.但学生刚学时不习惯用移项法则,而仍然借助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这是正常的,需要通过大量练习后才能体会到移项法则的便利.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

2、技能.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出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解方程.3、体会学习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必要性,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移项法则,并能熟练运用移项法则来解方程难点:掌握移项法则,并能熟练运用移项法则来解方程五、教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小试牛刀;第四环节:精讲例题;第五环节:巩固提高;第六环节:探索乐园;第七环节:课堂小结

3、;第八环节:布置作业.环节一:复习回顾1、复习上节课等式基本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先自主完成,并说明这样解的依据)(1);           解:方程两同时加上15,得:.   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 (2).解:方程两边都减去,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 环节二:讲授新课设问1:在变形过程中,比较画横线的方程与原方程,可以发现

4、什么?设问2:上述变形过程中,方程中哪些项改变了原来的位置?怎样变的?设问3:为什么第1小题方程两边都要加上15呢?第2小题在解的过程中两边都减去的目的是什么?归纳:像这样把原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思考:(1)移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改变项的符号)(2)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的目的是什么?(等式的基本性质1;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3)移项法则:“移正变负,移负变正”例:把下列方程移项可得:(1)(2)提问:哪

5、些项发生了变化?怎样变化?(点名学生回答)环节三:小试牛刀【达标训练1】:判断下列移项是否正确。【达标训练2】:把下列方程进行移项变换。【达标训练3】:慧眼找错注意:化简多项式交换两项位置时不改变项的符号;解方程移项时必须改变项的符号.环节四:精讲例题例1解方程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 例2解方程(提问:移项时需要移哪些项?)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 小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时,一般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例3解方程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

6、得:系数化为1,得:环节5:巩固提高【达标训练4】:解方程(1)(2)(3)(4)环节6:探索乐园已知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环节7: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的目的是什么?3.移项法则:“移正变负,移负变正”环节8:布置作业习题5.3第1题、第3题.1、解下列方程3、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坐飞机普通舱旅客每人最多可免费托运20kg行李,超过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一名旅客托运35kg行李,机票连同行李费共付1323元,求该旅客的机票票价。七、教学反

7、思本节课教学较为成功,这与上课时用等式基本性质一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到位有很大关系.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移项法则的必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特别是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如让学生明白移项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还要学习移项呢?这样的问题可促进优等生的思考.但在施教中一些细节问题处理不好,如解方程时没有跟学生强调格式,等号要对齐;例3讲得不够详细等细节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