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97445
大小:19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13
《2014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考点解析“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各种手法。“表达技巧”是广义综合概念,它有时与“艺术特色”“表达特色”“艺术技巧(手法)”等概念是同义词。一般来说“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艺术构思)。1.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排比反问设问借代对偶夸张反复二、常见表达技巧回顾:2.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重点:抒情、描写3.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主要有:虚实结合、用典、联想和想象、烘托及衬托(正衬和反衬)、渲染、象征、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对比、直
2、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4、结构特点铺垫、过渡、伏笔照应、抑扬、以小见大、以景结情、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比拟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用典、联想和想象、烘托及衬托(正衬和反衬)、渲染、象征、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结构特点:铺垫、过渡、照应等三、高考真题引路(2013年全国2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仗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
3、回。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答: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江边的几树梅花绽放,惹人爱恋,令人惆怅,我拄着藜杖绕着它欣赏,刚离开不久又回到它的身边。先前皑皑白雪覆盖,是雪是花难以分辨寻找,昨夜雪霁,月色朗朗,梅花在寒风中依然绽放。想折几支梅花送给远方如玉的美人,聊表相之情,但这一切已成劫后余灰,令人怅惘不已。在梅花下沉吟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
4、巢,回望暮色已笼罩柴门,才独自离开回家。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09年全国卷有姜夔《次石湖书扇韵》,另外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最为有名答题时,学生要注意题干本身就是一种提示。本诗是写梅花的,但全诗八句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描写梅花的形色味香或精神品质的,只是写到了它怒放的环境以及诗人围绕它的活动及内心感受。这使我们在考虑题的表现手法时,很明显属于侧面表现,首联中的“江边”,颈联中的“雪”“夜”“明月”,尾联中的“日暮”“鸦”,属于环境描写,用以上事物(意象)去暗写梅花,
5、可见运用的是烘托手法。在冰封的江岸,几树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绽放了;雪花飞舞,积在枝头,哪里能分清白雪和白梅呢?雪霁天晴,月光朗照,白梅该是何等的清幽美丽,惹人爱怜,使诗人魂牵梦绕。对着梅花,浮想联翩,日暮时分寒鸦归巢,诗人才独自回家,而无人欣赏的梅花又该是何等的孤独落寞同时我们注意到本诗以写诗人的举动层层渲染,去表现诗人对梅花的复杂感情,第二句的“行绕去还来”,第七句的“沉吟日落”,极力渲染诗人对梅的喜爱留恋以及不忍离去之情。本诗最令人费解的是颈联,诗人似乎在痴痴的看着梅花,由美丽的花联想到了美丽的人,一时情不自已,真想折一只梅花送给同样是冰清玉洁的人
6、,可惜,相思虽在,但万劫成灰,“只是当时已惘然”,空留惆怅与落寞。四、方法指津“表达技巧”题型的审题及答题步骤:1、确定是否考手法;2、是分析全篇还是局部(句、联、阕)3、分清“一”与“多”:“哪种”一般只答一种,“哪些”要多角度切入(分清主次)4、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通用的答题思路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注意两点:A、题目提问的指向:是问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还是篇章结构?抑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如: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等)?B、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分析要清楚、细致,要联系诗句中具体的字词或语句做一个详细的解说。
7、如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或者以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某句是实写、某句为虚写……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包括该表达技巧在语言锤炼、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表达主旨等方面的效果。5、解答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通用的答题格式:指明技巧+结合诗句分析+点明表达效果首先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步骤一);接着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步骤二);最后点明这种手法(或技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以及运用该手法的好处(步骤三)。五、课堂演练分析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8、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采用了比喻来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技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