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

2014届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

ID:37131325

大小:1.10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1

上传者:U-145848
2014届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_第1页
2014届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_第2页
2014届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_第3页
2014届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_第4页
2014届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届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题 角度二表达方式(一)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①情景交融;②借景抒情(关注乐景衬哀情);③寓情于景(或物)、④托物言志、⑤用典抒情;⑥借古讽今。 例题1: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案:前三句为借景抒情,第四句为直接抒情。前三句写景为下句抒情做铺垫 例2: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1)诗的首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以乐景衬哀情。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二)描写手法:按内容包括人物、事物描写和景物(环境)描写。1、人物、事物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白描(2)侧面描写衬托、烘托、对比、反衬 2、景物描写(1)直接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色彩渲染、观察角度变化(高低、远近、俯仰)、多种感官相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2)间接描写★衬托、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例题3: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解析:文中问怎样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色态,进行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解释分析。 真题展示1、【2007·江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问: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景象;虚写山中春意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实战演练3、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三、四句采用了怎样的写法,使全诗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请简要分析。答: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无定河边骨”是现实,是实写;“春闺梦里人”是梦境,是虚写。//将士早已是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在梦中盼归,她对家庭悲剧不但全然不知,而且还怀有美好希望,//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产生了震撼人心悲剧的力量。 4、雨后池上  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课后巩固1、【模考卷】:虞美人  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5分)(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5分) (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5分)答案前两句融情入景,写杨柳如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景象,渲染倚楼人的愁绪如万缕千丝。后两句运用比拟、夸张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并以楼小藏不下,愁几度飞上云天寻觅归舟,生动含蓄地突出愁之浓重。(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5分)答案运用反衬手法,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丽之景衬托凄凉乡愁,突出乡愁的浓重。(以乐景衬哀情)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福建卷】晓至湖①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参考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②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近写声觉,远写视觉;③近景与远景结合,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④以声衬静,对偶:以“折苇”对“遥山”,以“动有声”对“淡无影”,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 角度三:表现手法及构思立意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对比、衬托、烘托、用典、抑扬、象征、比兴、渲染、联想想象、虚实相生等。 例1: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答题要点:手法+阐释+效果第一步:指出表现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印证。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 课堂演练例1、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①。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①春秋时,介之推隐居绵山,不肯出仕,晋文公想以烧山之法使他下山,介之推坚决不肯,母子二人被火焚死。(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2)作者运用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向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其气节风骨之高重又如何!在对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 2、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问: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欲抑先扬,一二句写贾谊的才能无与伦比,汉文帝求贤若渴,将贾谊从放逐地召回至“宣室”访问。三四句写“夜半”孝文帝虚心垂询,像是在极力地表现孝文帝求贤若渴的美德,而最后却点明了垂询的内容,原来不是在问治国安邦之策,而是在问鬼神、怎样长生不老等荒诞不经的事情。讽刺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dí)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问: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问: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借赞扬屈原的精神而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 角度四:艺术构思(结构特点)★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以小见大、卒章显志、起承转合、对比、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以景结情等照应:首尾照应(开头和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以交代的照应)卒章显志:诗歌结尾处表达诗人的心志或情怀 例: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 点绛唇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1、分析《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4分)答案: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思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首尾呼应,点明中心,凸显此词蕴藉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