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78068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一篇状物抒情、情文并茂的文言散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本文正是起着示范作用,尤其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语言优美,骈散结合,是一篇很好的教材。它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描写,歌颂坚贞的气节,曲折的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并以此对照自己平时的言行。教学背景:我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叛逆性强,价值观不明确,学习不稳定,有一部分学生还
2、迷恋网络游戏,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对此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他们对七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另一种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我教的这两个班级差生比较多,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以我每教学一篇文章时都布置学案,以培养学生自学的学习习惯。《爱莲说》学案:1、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82、收集有关“莲”的知识信息,可以在网上查找下载,也可以从书刊中收集有关“莲”的图片或介绍。3、文章的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可以通过手中的资料或上网查找
3、)4、自渎课文五遍,抄写课文一遍。5、借助工具书大致理解文章内容。6、找出莲花的特点,对照君子有哪些品质。7、课前同桌探究文中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8、查找有关菊花、牡丹的诗句。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顺畅地朗读,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疏通文意并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指导学生既要学习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又要懂得在现在社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二、教学重点1、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能在自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
4、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8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小黑板。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自主阅读,学案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3穿越时空,角色定位法学习。教学过程:一、1、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多数人都喜欢鲜花,鲜花可以装点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可以用来传递情感。有人喜欢国色天香的牡丹,有人喜欢高风亮节的梅花,有人喜欢淡泊高雅的兰花。北宋大哲学家周敦颐尤喜莲花,他曾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而且还写了一篇有关于莲花的文章《爱莲说》(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篇文章,看一看
5、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莲花。2、简介作者:提问学生预习的档案卡。(此预习题比较简单,书下注解都有,只需要学生整理出来就可以了,从简单入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姓名:周敦颐(注意“颐”字的结构)字:茂叔谥号:元公朝代:北宋地位:哲学家代表作品:《太极图说》《通书》等83、解题:提问学生预习“说”的情况,并解释题目。学生说完教师给予肯定后,补充总结: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文题的含义是说说爱莲花的道理。(本预习书下注解没有,需要查找有关资料,学生找完后并不一定记下来,或记的不工整,念的时候容易念错,这时学生说错了也
6、不要批评,要表扬他敢于发言的勇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我们这个地区的学生基础都较差,在小学时都是后进生,不受关注,所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都持怀疑态度,不敢主动的回答问题,没有自信,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二、感知课文1、提问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读,找出读错的地方。2、扫清生字词(先提问学生到黑板写字,然后再注音。之后提问这些字词的解释。预设:学生对于字词解释可能稍难一些,但只要能照书答出来就要给予表扬。)fányūzhuóliánxièyìyīxiǎn蕃 淤泥 濯清涟 亵玩 隐逸 噫鲜3、学生齐读课文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
7、意并翻译课文。(预设:多数能自主预习文意,极少数没预习的,可以通过小组解决疑难共同完成的基础上带动起来。)85、提问课文翻译6、齐读文本三、 探究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2、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中赋予莲的哪些品质? 你能读出来吗?(以上两题的设计是解决教学重点的第二点: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小组抽签讨论的方式完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映衬的作用。 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起什么作用?(本题设计主要是解决教学难点:指导
8、学生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主要通过师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