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学案 2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学案 2

ID:38472569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学案  2_第1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学案  2_第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学案  2_第3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学案  2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学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河中石兽》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一.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二.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深入研讨1、文中主要说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寻找经过人物寻找的地点结果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4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么不同? 理由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3、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呢?(1)、僧:(2)僧:(3)讲学家:(4)老河兵:4、为什么前三种方法是错的,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深入比较:1、请在他们的语言中

2、揣摩一下人物的神态,在括号里填一个合适的词语,并说理由。(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2)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2、通过寻找石兽的故事,比较三类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4(1)寺僧: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性格特征:(2)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的理论知识推断石兽在原地“渐沉渐深”了。性格特征:(3)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根据多年经验认为: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后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后倒去,掉进坑中。如

3、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当求之于上游。性格特征:四、归纳总结1、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把这节课的收获(做事、做人)变成一句话填上去。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而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类小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六、巩固提高(课外练习)(一)解释加横线的字、词的意思: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山门圮于河()3、竟不可得()4、棹数小舟()5、啮沙为坎穴()6、遂反溯流逆上矣()47、石必倒掷坎穴中()8、可据理臆断欤?()(二)古今异义1、渐沉渐深耳古义()今义()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3、阅十余岁古义()今义()4、是非木杮古义()今义()5、当求之于上流古义()今义()6、转转不已古义()今义()(三)翻译句子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3、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5、遂反溯流逆上矣。4、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