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06级生化试卷答案B》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级本科生物化学试题(B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motif: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结构。(2分),一个模序总有其特征性的氨基酸序列,并发挥特殊的功能,如锌指结构,α-螺旋-环-α-螺旋。(2分)2.allostericenzyme:某些小分子别构效应剂非共价结合于变构酶的调节部位,(2分),快速引起酶构象改变,引起酶活性改变,使酶被激活或抑制。调节其活性。(2分)3.β-oxidationoffattyacids:脂酰CoA
2、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β氧化多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连续反应(2分),,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及一分子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此过程即脂肪酸的β氧化。(2分)4.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氧化磷酸化-------NADH和FADH2等氧化还原当量经呼吸链电子传递氧化成水(2分),这个过程与ADP的磷酸化偶联产生ATP的作用,是体内产生ATP的主要方式。(2分)5.onecarbonunit: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
3、原子的基团;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和亚氨甲基(2分),辅酶是四氢叶酸(1分)。一碳单位参与嘌呤、胸腺嘧啶的合成(1分)。二.选择题(共40分)A型题(每题1分,共20分)1.C;2.D;3.C;4.A;5.C;6.C;7.A;8.A;9.D;10.C;11.C;12.B;13.D;14.C;15.C;16.C;17.D;18.E;19.A;20.D21.D22D23E24D25A26A27D28D29C30BX型题(每题2分,共20分)1.A,B,C,D;2.A,B,C,D;3.A,B,E;4.A,B,D,E;5.A,C
4、;6.B,D;7.B,C;8CD9.ABDE10.ABD三.问答题(共40分)1.简述丙氨酸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丙氨酸脱氨生成丙酮酸,转氨酶(2分);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丙酮酸羧化酶(2分);草酰乙酸转变为PEP,PEP羧激酶(2分)PEP®®®果糖-1,6-双磷酸,在果糖双磷酸酶-1作用下转变为F-6-P再成G-6-P(2分)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葡萄糖(2分)。2.简述乳酸氧化成CO2和H2O的过程。乳酸®丙酮酸,乳酸脱氢酶,NADH+H+(2分)丙酮酸®乙酰CoA,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CO2,NADH+H+(2
5、分)乙酰CoA®TCA,二次脱羧生成2CO2,四次脱氢。(4分)氢经2条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2分)3;简述CM的代谢过程。乳糜微粒(CM)是运输外源性TG的主要形式。(1分)食物脂肪消化吸收后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再合成TG、PL、CE,加上载脂蛋白B48、A等形成新生CM,(2分)经淋巴进入血液,从HDL获得apoC及E,形成成熟CM。(1分)其中apoCⅡ可激活肌肉等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LPL,使CM中的TG逐步水解,生成甘油及脂肪酸而被组织细胞摄取利用。(2分)最终生成的富含胆固醇酯、apoB48及apoE的CM残粒
6、(1分)。CM残粒被肝细胞膜apoE受体结合并被摄取代谢。(1分)4;简述氨的来源与去路。氨的主要来源:(1)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2分)(2)肠道吸收的氨有两个来源:①腐败作用产生的氨;(1分)②肠道尿素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1分)(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的水解。(4)胺类、嘌呤、嘧啶等含氮物质的分解亦可以产生少量氨。氨的主要去路:(1)氨主要在肝脏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2分)(2)合成谷氨酰胺;(3)合成非必需氨基酸。(2分)5;简述胆红素的生成及代谢过程。(1)胆红
7、素的生成:胆红素是血红素的代谢产物。人体内产生的胆红素70%以上来自血红蛋白的分解,其它来自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等。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将血红素铁卟啉环上的α甲炔基(-CH=)氧化断裂,释放出CO,并将两端的吡咯环羟化,形成胆绿素。胆绿素在胞液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从NADPH获得两个氢原子还原生成胆红素。(2分)(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生成的胆红素进入血液,主要与清蛋白的结合而运输。(1分)(3)在肝中的代谢转化:血中胆红素可被肝细胞表面特异受体作用迅速摄入肝细胞,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与胞浆中的载体蛋白配体蛋白
8、结合形成复合物,并进入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接受来自UDP-葡萄糖醛酸的葡萄糖醛酸基生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溶性强,毒性低,可随胆汁排入小肠。(3分)(4)结合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在肠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脱去葡萄糖醛酸基,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