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ID:38323128

大小:432.3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10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_第1页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_第2页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_第3页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_第4页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_第5页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初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之一、看:看题目、作者、注释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注】①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这首诗表达了戍边将士

2、怎样的情感?答案:从题目即可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问题。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②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①鉴,镜子。②渠,代词,它,指方塘。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蕴含怎样的道理?答案示例: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用有了源头活水,池塘就明澈如镜,形象地说明了读书可以丰富才智、净化心灵,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小结:关注题目、作者与注释有助于: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确诗歌的类别把握诗歌所要表达的

3、情感二、读:1、通诗意(翻译、解释、扩展,了解诗歌大意)2、明类别(送别诗、边塞诗、写景诗、怀古诗、羁旅诗)3、抓关键(词、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问:(1)三、四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三、鉴:主要是有关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抒情方式3.描写方式4.修辞方法5

4、.其他A、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B、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和叙事抒情等。C、描写方式: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白描与细节描写、虚实、动静D、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双关等。E、其他:衬托、映衬、象征、用典、联想、想象、渲染、烘托、比兴、欲扬先抑、以哀景写乐情、以乐写哀等。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湿。问:二、四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

5、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一、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二、读:1.通诗意2.明类别3.抓关键三、鉴: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2.抒情方式3.描写方式4.修辞方法5.其他牛刀小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偶见徐祯卿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于深山曲路上忽然见到灿烂的桃花,但很快天色渐晚,如此灿烂的桃花纵然

6、快马加鞭和时间赛跑,也是挽留不住的;由桃花短暂联想到春光短暂,美景难留,而作者却还在到处漂泊,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步骤一)。写亭边柳条藤蔓随风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鸣声悠悠,动人心弦……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步骤二)。诗人寓情于景,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步骤三)。阅读下

7、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⑵“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答:⑴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⑵和谐的。此句使用的是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符合诗人此时悠闲旷达的心境。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