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7278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乳管内视镜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乳管内视镜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作者:高佳,徐枫,王鑫,王志超单位: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黑龙江佳木斯【关键词】乳管镜;乳管内疾病;诊断及治疗 1997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医学院首先引入日本FYS显微乳管内视镜,临床上主要用于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和治疗。因其有直观、无创及诊断率高、治愈效果明显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现就我院从2008—10~2009—07经乳管镜检查的90例病例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乳头溢液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64岁,平均44岁。单侧溢液63例,双侧
2、溢液27例;单孔溢液11例,多孔溢液79例,其中血性溢液4例,浆液性溢液17例,乳汁样溢液24例,清水样溢液45例。所有病例均未触及肿块。溢液时间10d~2年,平均40d。 1.2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光导纤维乳管镜FT-201。乳头酒精棉球消毒,清洁乳头使之无分泌物堵塞乳管。寻找乳管开口,用0~01号扩张器扩张乳管,0.5%利多卡因1mL局麻,06~07号扩张器扩张乳管,进镜。持续甲硝唑冲洗,采集图像保留记录。最后管腔内行药物(甲哨唑、利多卡因混合液,单个乳管用量约6~10mL)灌洗。乳头外敷药物,24h禁浴,防挤压。 2结果 2.1乳管内视镜检查结果 90
3、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发现隆起样病变7例(7.78%),其中乳腺癌1例(1.11%),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6.67%);积乳症24例(26.67%);乳管扩张伴管慢性炎症59例(65.56%)。 2.2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7例隆起样病变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镜下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行微创乳管区段切除术,术后病理全部符合诊断。乳腺癌1例,快速病理诊断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为乳腺导管癌外侵。 2.3治疗结果 随访3~11个月,平均8个月,积乳症20例,乳管扩张伴乳管慢性炎症59例,行甲硝唑药物冲洗治疗1~3次,均无复发。6例乳头状瘤患者手术治疗后未再
4、发现溢液。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定期化疗。90例中无一例发生感染。 3讨论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引起乳头溢液的常见病因有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管炎等。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以往主要靠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和乳腺导管造影术。涂片细胞学诊断阳性率较低,且可出现假阳性结果,导致部分患者漏诊或误诊误治;乳腺导管造影的灵敏度低,定位准确性差,易造成手术中的过度治疗[1,2]。纤维乳管镜可直观地检查乳腺导管,管壁上的微小变化可清晰的显示在监视器上,为诊断及定位提供有利的帮助,且可通过乳管镜直接进行局部治疗[3],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5、乳管内视镜对因乳腺导管微小病变引起的乳头溢液有较高的早期诊断率,尤其是导管内癌、导管内乳头状瘤[4]。本文所有病例均未触及乳腺肿块,但在镜下发现隆起样病变7例,其中乳腺癌1例,快速病理诊断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为乳腺导管癌外侵 ,根据病理情况给予全身治疗,患者预后良好。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采取导管镜检查定位,探针指引,小切口微创行导管切除术,预后良好。非占位性乳头溢液常由于积乳、异物或导管内含脱落上皮细胞及脂质分泌物堆积,刺激导管上皮细胞,使导管周围组织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引起乳管扩张并伴有慢性炎症[5]。我们对20例积乳症和59例乳管慢性炎症患者
6、利用乳管镜进行了药物灌洗,70余例患者经1~2次治疗后,镜下可见乳管管腔通畅、管壁光滑,恢复正常管状结构,少数病情较重患者经三次治疗后也可痊愈。乳管镜对于乳头溢液的诊断相对于传统方法有很大的优势,它能直视下观察乳管内病变,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反复多次检查治疗,对可疑病变能够准确定位,指导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的选择。乳管镜的应用为临床诊治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参考文献】 [1]王颀,张安秦,施军涛,等.乳管内隆起起性病变的乳管内镜下特征和分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1):58[CD*2]59 [2]李金锋,欧
7、阳涛,王天峰,等.纤维光导乳管镜用于乳头溢液的诊断[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12):725[CD*2]727 [3]OkazakiA,OkazakiM,AsaishiK,eta1.Fiberopticductoscopyofthebreast:anewdiagnosticprocedurefornippledischarge[J].JpnJOcol,1991,21:188 [4]李戎,伍建春,刘跃华,等.乳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新生物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3):179[CD*2]18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