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

ID:38119051

大小:46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06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_第1页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_第2页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_第3页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_第4页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帕替尼(阿帕替尼在结直肠癌中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但未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目前尚无阿帕替尼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其他抗肿瘤疗法联合应用方面大型的研究结果报道。本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阿帕替尼在治疗肿瘤甚至某些非肿瘤性疾病方面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阿帕替尼是一种有前途的口服小分子抗肿瘤新药,研究已证实该药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且该药的临床研究已显示出其在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可观的疗效及生存获益)1.适应证阿帕替尼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且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时一般状况良好。推荐剂量用法阿帕替尼

2、850mgqd,口服,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2.注意事项:对于体力状态评分ECOG≥2、四线化疗以后、胃部原发癌灶没有切除、骨髓功能储备差、年老体弱或瘦小的女性患者,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和提高依从性,可以适当降低起始剂量,先从500mgqd开始服药,服用1~2周后再酌情增加剂量3.作用机制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可高度选择性地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2,VEGFR-2),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竞争性结合该受

3、体胞内酪氨酸ATP结合位点,高度选择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后的信号传导,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VEGFR-2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在调节细胞有丝分裂、血管生成及增强VEGF的弥散中起重要作用。因此,VEGFR-2被认为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最为密切.VEGFR-2当被VEGF激活后,其羧基末尾及激酶插入区域发生自动磷酸化,从而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以及随后的细胞增殖、迁移、弥漫及内皮细胞存活效应。阿帕替尼通过与VEGFR-2结合,来竞争性抑制VEGF与VEGFR-2结合及后来的VE

4、GFR-2自动磷酸化,从而发挥强有力的抗肿瘤作用.推荐阿帕替尼Ⅲ期临床研究的剂量为850mgqd4.常见的不良事件(AE)包括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和非血液系统(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乏力、食欲减退和腹泻)。多数不良反应均可通过暂停给药、剂量下调及对症处理实现控制和逆转.4.1一般不良反应4.1.1乏力乏力常常与肿瘤的疾病本身以及肿瘤的治疗相关注意监测严重乏力的出现。对于1~2级乏力,无需剂量调整;而3~4级乏力则需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和剂量调整。若无黄疸、血栓及妊娠等情况,可以使用孕酮类药物(如甲地孕

5、酮)以及多种维生素,有助于减轻乏力,改善体力状况。需要提醒的是患者的乏力也可能是继发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贫血或疼痛等原因,应予鉴别诊断和相应处理。4.1.2腹泻阿帕替尼Ⅱ/Ⅲ期临床研究中,腹泻的发生率为10.31%,其中3~4级腹泻发生率为1.35%。腹泻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和水电平衡,还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宜尽早治疗。通常腹泻发生比较早,服药后数日即可发生。对于1~2级腹泻,一般无需调整阿帕替尼的剂量,可以建议患者:调节饮食及习惯,嘱多饮水和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去除有关诱因或相关因素,包括避免摄入可导泻的饮食(如油腻

6、、辛辣食物和咖啡等)或服用胃肠动力药和大便软化剂,增加纤维素摄入和应用微生态药物(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其中2级腹泻时,可以酌情给予洛哌丁胺、复方地芬诺酯(苯乙哌啶)、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如八面蒙脱石散)及黄连素等治疗。4.2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4.2.1高血压发生情况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特别是VEGF/VEGFR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以引起继发性高血压或使原有的高血压病情加重。阿帕替尼Ⅱ/Ⅲ期临床研究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36.32%,其中3级高血压发生率为5.38%,未见4级血压升高。原有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1

7、50/100mmHg),或有高血压合并血栓病史,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该慎用阿帕替尼。血压升高大多出现在阿帕替尼服药后2周左右,多数为轻至中度增高,一般通过应用降压药可使血压得到良好控制。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导致高血压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内皮细胞/血小板分泌NO/PGI2下降、血管密度异常(小血管及毛细血管)、血管僵硬、内皮素功能紊乱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高血压。此外,晚期肿瘤患者承担的心理、精神压力增加,可以导致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及小动脉收缩等,也往往是发生高血压的不良因素,因此还需要注意心理疏导。防治建议美国国立癌

8、症研究所(NCI)心血管毒性小组推荐,在使用VEGF/VEGFR抑制剂治疗开始前,应当明确患者的基线血压;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血压稳定和尽可能<140/90mmHg。血压监测应当从用药前就开始,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尤其是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