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80288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8
《桥之美_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课桥之美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过程和方法目标: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2.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光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教学重点1.理解桥美在何处。2.揣摩文中富有个生色彩的句子。
2、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法。3.比较阅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比较阅读,体会两文的相异之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3、。(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作者简介: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注重以和谐、清新的色调,创造宁静、淡美的境界,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代表作有:油画《长江三峡》,国画《春雪》等。本文是一篇美学小品。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四人小组讨论明确:a.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
4、种多样的形式作用。b.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c.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二、研读与赏析(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重点研读第④小节。(出示学生绘制的四幅图画)四人小组讨论:a.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c
5、.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明确:a.◆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气和生命。◆桥面上盖有廊
6、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b.点评语言、欣赏的角度。c.从色彩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角度来判断。美句赏析。(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a.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b.先四人小组讨论,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重点赏析以下语句: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
7、,透了一口舒畅的气。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三、拓展延伸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
8、》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