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桥之美12 桥之美教案一

12 桥之美12 桥之美教案一

ID:36723380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12 桥之美12 桥之美教案一_第1页
12 桥之美12 桥之美教案一_第2页
12 桥之美12 桥之美教案一_第3页
12 桥之美12 桥之美教案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12 桥之美12 桥之美教案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桥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积累'美感、驻足'等词语。2.认识桥的美学原则、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能力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                                      2、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2、                        4、感受体味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内容:朗读课文,积累词句,品味语言;理清文路,理解文意,把握说明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学会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

3、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三、教学对象分析本文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清新婉约,行文典雅,学生爱读。但本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要理解这些内容,对初中生来说稍难了些,所以教学中借助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帮助学生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疏导。四、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设计1.朗读法,以读带讲。《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极富表现力,适合朗读。因此因势利导,采用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观察法。通过比较图片的差异,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4.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五、教学媒体设计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制作成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始终。学生通过人机对话,学生的学习热情,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卓有成效地进行读写训练,并通过网上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六、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七、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2、课前学生借助网

5、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二、作者简介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三、整体感知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明确:“桥的

6、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2、本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学生回答,老师明确。明确: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小结:作者就是借助对这些桥的具体说明详尽的阐述了他所认为的桥之美,即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四、研读与赏析重点研读第④小节。让学生学习观赏四幅桥之画面,理解桥要与周围环境既对照又和谐才能构成美景。芦苇石桥:密密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

7、,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感觉舒畅。细柳拂桥:柳枝的动、细弱、年年发芽和石块的静、厚重坚硬、历久不变形成对比。令人销魂。长桥卧龙:在宽阔的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单调的背景,整个环境充满了灵气和生命。宛如史诗。风雨廊桥:廊和厅的安闲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峰的险峻又形成对照。形式独特。五、拓展延伸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