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发光物质对激发能的吸收

发光材料发光物质对激发能的吸收

ID:37960574

大小:385.88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6-03

发光材料发光物质对激发能的吸收_第1页
发光材料发光物质对激发能的吸收_第2页
发光材料发光物质对激发能的吸收_第3页
发光材料发光物质对激发能的吸收_第4页
发光材料发光物质对激发能的吸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光材料发光物质对激发能的吸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发光物质对激发能的吸收提纲2.1概述2.2基质晶格对吸收的影响2.3离子能级图2.4基质晶格吸收2.1概述材料发光必须先吸收能量电子束,射线等也可以产生吸收和发射,但紫外线的吸收可以精确的调节激发波长和能量,观察到吸收的细节。本章介绍材料对紫外光的吸收过程。Hostlattice基质晶格吸收CT=chargetransition三种吸收特征电荷迁移吸收带谱:HL,CT吸收线谱:Eu3+吸收Eu3+线谱吸收YO:Eu3+的吸收谱23横坐标波长(nm);纵坐标相对强度位形坐标模型Configurationalcoordinatemodel平面配合物对称拉伸示

2、意图黑色为金属离子白色为配位离子位形坐标模型:位形坐标模型是关于电子和离子晶格振动总能量与离子平均位置(用一个坐标表示)相关的物理模型。用来解释发光中心激发、发射与晶格作用的定性理论模型。位形坐标:设离子的平均位置用z表示,采用简谐近似,在某个电子状态下离子的势能(离子晶格振动能)可以表示为:偏离中心R的回复力为:120E=k(R−R)0F=-k(R-R0)2按照量子力学简谐振子的能量表示为:激发态E=(v+1)hυV2v=0,1,2...υ振子频率基态和激发态的位形抛物线形状有差基态别,最低点也不同。即k,与R不同。0这种差别来源于基态与激发态与晶格的作用不

3、同。△R=R’-R0012E=k(R−R)02激发态光学吸收跃迁是垂直的。因为电子的激发时间很短,电子的运动比核快很多,激发结束的瞬间系统的位形没能来得及发生变化。基态光学吸收跃迁几率

4、r

5、g><χv'

6、χV>e,g分别是激发态和基态的波函数r是电偶极跃迁算符,χ是振动波函数'完整吸收谱需要对所有v求和上式左边决定跃迁几率,右边决定吸收谱形状基态R处(v=0)的振动波函数最0大,有着最大的吸收跃迁几率。基态偏离R处(v>0)也会产生吸收0跃迁,但几率降低。这样导致吸收谱具有一定的宽度。R处对应的吸收能量为E00则抛物线左侧和右侧对应能量分别高于和低于E。0

7、吸收谱的宽度取决于基态和激发态抛物线最低值R的差值(△R)如果两个抛物线的最低R值相同(△R=0),则吸收为线谱。这种跃迁叫做零振动跃迁或零声子跃迁。位形坐标与对应的吸收谱如果△R越大,则吸收谱越宽;如果吸收谱越宽,反映△R越大△R=0弱耦合;△R>0中等耦合;△R>>0强耦合。耦合:电子与晶格振动相互作用△R反映了这种耦合的强度。位形坐标与对应的吸收谱跃迁矩阵元

8、r

9、g>代表的g,e态之间的跃迁,通常还需要满足选择定则。¾两个重要的选择定则:1.自旋选择定则:不同自旋态之间的跃迁是禁戒的。(△S≠0)2.宇称选择定则:对于电偶极跃迁,相同宇称之间的跃迁是

10、禁戒的。例如:d壳层内部组态跃迁,f壳层内部组态跃迁,d态与s态之间跃迁都是禁戒的。对于磁偶级和电四级,正好相反,跃迁必须发生在相同宇称之间,但它们的强度都很弱。∑li为奇数则为奇宇称,为偶数则为偶宇称¾以上选择定则在孤立的原子光谱中是严格成立的,但是在固体中,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选择定则不是严格的,有很多时候会被打破,产生一定强度的跃迁。例如:1.自旋轨道耦合2.电子-声子耦合3.晶格场畸变Hostlattice基质晶格吸收CT=chargetransitionEu3+特征吸收:较弱,线谱电荷迁移吸收原因:掺杂浓度低(1%左右)属于4f6电子组态内跃迁:Eu3

11、+线谱吸收1.宇称禁戒的跃迁,强度弱。2.△R=0,因此是线谱基质吸收:谱宽,最强表明其基态与激发态差别大(△R大)YO的能带结构表明:23最高占据态(价带顶):O2p最低非占据态(导带底):O3s和Y4d电荷迁移吸收:宽,强Eu3+-O2-之间电荷转移,导致吸收。一个电子从O2-跳到Eu3+。△R大,跃迁强度不受选择定则约束。2.2基质晶格对吸收的影响¾基质晶格对发光中心会产生重要影响;¾相同的发光中心在不同的基质材料中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和发光行为;¾认识基质对发光中心的影响,可以为我们预测发光行为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HostlatticeYO:Eu3+基质晶

12、格吸收23CT=chargetransitionO2--Eu3+YF:Eu3+和YO:Eu3+吸收谱比较323电荷迁移吸收1.YF:Eu3+中,在所测量范围3Eu3+线谱吸收类没有出现基质吸收带,事实上它位于更短波长处。2.YF:Eu3+中,也有电荷迁移3带吸收,F--Eu3+,但是它所对应的波长(150nm)比O2--Eu3+4f6→4f55d3+Eu3+(250nm)短,即能量YF:Eu3更高。3.YF:Eu3+中,出现了Eu3+CTF--Eu3+34f6→4f55d吸收,位于140nm。4.两种材料都出现了Eu3+的4f组态内的跃迁,均为线谱,并且谱线E

13、u3+线谱吸收位置比较接近,因为4f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